湘军在江北攻陷汉阳,在江南打得韦俊、陈玉成不能还手。一时间,战场形势似乎正在朝着有利于湘军的方向发展。
吴捷不为所动,令李秀成、陈玉成、韦俊等部太平军继续牵制湘军。各路复兴军正星夜疾进,执行迂回、包抄战略。
中路军最为关键,能否顺利迂回包抄至湘军背后,关键看中路军能否及时抵达预定地域,截断武昌方面湘军的退路。
右二军一马当先,先以一支铁甲舰队突破武昌江防。除了50吨级铁甲舰、100吨级铁甲舰外,右二军又装备了一艘200吨级的铁甲舰,令湘军水师惊惧不已。
湘军水师仍由彭玉麟、杨载福分营统带。杨载福率领六营湘军水师前往荆州,配合刘长佑的湘军陆师堵截太平军石达开部。
彭玉麟率领湘军水师主力,留在武昌一带江面,配合湘军陆师围攻武汉三镇。
彭玉麟是清朝方面难得的水战专家。九江之战中,湘军水师几乎被右二军全歼。彭玉麟和右二军交手多次,屡败屡战。
他深知右二军的厉害,极力主张从洋人手中购买蒸汽战舰、大口径洋铁炮;主张效仿姑塘造船厂,招募洋匠,兴建西式造船厂,自造战舰。
但湘军财力有限,根本就买不起洋舰。满清人才紧缺,咸丰见识有限,对建设新式造船厂并不热心。
到最后,彭玉麟只从洋人手里买到两艘三百吨级的蒸汽战舰。这种战舰使用橡木作龙骨,火炮也很弱,根本就不是右二军铁甲舰的对手。
彭玉麟还花费重金,从姑塘方面挖来几个工匠。可是,这些工匠只晓得某一项造船技术,并不能完整设计战船。湘军没有钢铁厂,也不能制造蒸汽锅炉、螺旋桨,建造战舰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无奈之下,彭玉麟只得派人伪装成商人,到姑塘造船厂购买民用汽轮。民用汽轮使用蒸汽动力,木制结构,造价比洋船便宜。彭玉麟再从广东购买洋炮,安装在汽轮上,勉强凑起一支拥有十来艘小型炮艇的蒸汽舰队。
尽管如此,湘军水师也绝非右二军的对手。
首先,湘军战船不行。与右二军相比,湘军战船的火力、防护力、机动力都很弱,根本就不是右二军铁甲舰的对手。
其次,湘军水师官兵不行。湘军没有水师学堂,没有培养水师专业人才。原有的水师营官、哨官对蒸汽动力船一窍不通,驾船、操舵、轮机维护等方面的人才都很紧缺。
这些专业人才大多在右二军姑塘水师基地受过训练,与右二军有数千丝万缕的关系。离开这些专业人才,湘军水师不说与右二军作战,就连基本的维护、保养、驾驶都成问题。
再次,湘军水师虽有战船,却不成体系。蒸汽战舰不比风帆舰,需要配套专业的水师基地、燃煤供应、通信联络、战船检修保养等设施。在这些方面,湘军水师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彭玉麟没有足够的权力、视野、能力、财力解决以上难题,也就不能建成一支堪与右二军战斗的水师。
论起来,右二军的铁甲战舰也不多,还不到三十艘。但铁甲舰的火力、防护力远超湘军的木质炮艇,完全可以做到以一敌十。
面对着浩浩荡荡的右二军船队,彭玉麟不想做无畏的牺牲,也不敢当面硬杠右二军。他率领水师战船略作抵抗,便靠泊至岸边,隐蔽在长江支流中,企图借助岸炮阻击右二军。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右二军并未在武昌江面停留,而是越过武昌,继续向西前进。
对于武昌一带的湘军水师,右二军视若无睹,只要湘军水师不主动挑衅,右二军就不还击。
等湘军的岸炮开火,右二军铁甲舰才开炮压制。岸炮一熄火,右二军亦停火,继续前进。
看得出来,右二军铁甲舰并不愿在武昌纠缠。其目的不在于消灭湘军水师,而在于为运输船护航。
运输船排水量在五百至上千吨不等。船只吃水很深,上面伪装有遮挡物,看不出船舱内是人还是物资。
运输船的目的地显然在西面。
它们是到荆州为石达开的大军运输给养吗?如果不是这样,它们还会去哪里?
难道,它们要到岳州?是要截断湘军退路?还是要奇袭长沙?
答案很快便揭晓了。
右二军第二师六千余人,分乘一百余艘运输船,在第一师铁甲舰的护航下,一路溯江而上。他们先后越过金口镇、鲇鱼套、嘉鱼县等军事重镇,沿途并不停留,直至陆溪口。
陆溪口是陆水与长江交汇的地方,大致位于湖南岳州、湖北武昌的中间位置。
右二军在陆溪口处留下一千精兵、三艘铁甲舰,由军长史潘西亲自坐镇,负责固守陆溪口。然后,大队人马并不停留,从陆溪口折入陆水,再次溯陆水而上,目标直指湖北蒲圻县、崇阳县。
蒲圻县和崇阳县紧临陆水西岸,地处武昌城南。
武昌虽是湖北省会,却位于湖北省东南方向,位置较偏。从武昌府城往东,是武昌府大冶县、兴国州、通山县,与江西交界。
这一带都是崇山峻岭,多矿产,往东又是复兴会根据地,武昌的湘军自然不能往这个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