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进入宣府境内,官道一分为二为‘丫’字型,一条往西北通往宣府镇治所以及万全卫方向,一条则沿着燕山山脉一路正北而去。
宣府镇边镇地形为西侧地形平整开阔,东侧则是燕山山脉纵横之地。所以,往西北方向重兵云集,宣府三卫,万全都司,怀安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张家口军堡等重兵囤积的卫所都在西北方向。而东侧的守军卫所相对而言便少了许多。过延庆州往北之后,便只有长安所,龙门卫和龙门所。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鞑子骑兵凶悍,若要大举进犯,只能从宣府西北的开阔地带南下进攻,而不太可能从东边的燕山山脉纵横之地进攻。为了防御相对开阔平坦的西北方向的来犯之敌,大量兵力的重心必须集中于西侧,而东边则无需有太多兵马驻守。
宣府镇十万驻军,光是在宣府镇便驻扎有五万大军,西侧驻军数量超过七万。东边几则只有不到三万人马,分布在宣府镇中路和宣府镇上北路两处所辖的卫所军堡军铺之中。
而朱厚照这次的巡边路线并非前往宣府镇方向的驻军密集之处,而是直接往北,要前往最北边的边境之地。
官道的情况很不错,这也说明大明朝对边镇防卫的重视,从道路状况上便可以看出来。官道都是碎石道,便于车马通行,战时更是便于调兵和调运物资。
所以,进入宣府镇地界之后,朱厚照便开始撒了欢般的纵马狂奔。朱厚照的坐骑是一匹白色的骏马,高大威武,跑动起来又快又稳,朱厚照又穿着金闪闪的华丽的盔甲,披着大红绸缎的金丝披风。腰间配着珠光宝气的华丽配剑。整个人策马飞奔的时候,披风猎猎,在阳光下整个人都在发光,华美到令人不能逼视。
跟随保护的原东宫卫士早已全部归入锦衣卫大汉将军营,他们的盔甲也是明光锃亮,华丽无比。骑着的马儿也都是神骏无比。携带的兵器也都是上等的制式刀剑,明闪闪的发亮。
这样一群骑兵簇拥着朱厚照在阳光下飞奔,那景象可想而知,拉风之极。远远看着,就像是一群天兵天将一般,英武神气之极。
反观张延龄手下的众校尉,简直就像是一群叫花子一般。
虽然张延龄其实已经在能力和职权范围内尽量给亲卫队和此次跟随的锦衣卫校尉们配备了不错的盔甲兵刃,但这些盔甲兵刃也只能算是完好没有破损而已。
灰蒙蒙的盔甲,普通的兵刃,刀鞘上锈迹斑斑。披风脏兮兮黑乎乎的,裹在身上鼓鼓囊囊皱皱巴巴的。骑着的坐骑也是又矮又瘦的样子。跟朱厚照和那群武器盔甲华丽暂新,坐骑高大神俊的大汉将军侍卫比起来,简直是乞丐之于豪富,无盐之于仙女,癞蛤蟆之于天鹅一般。
不夸张的说,锦衣卫大汉将军侍卫这帮人甚至都不愿跟这帮乞丐一般的校尉们在同一支队伍里。若不是因为张侯爷手下的这些校尉们干了不少探路侦查守夜搭帐篷砍柴扎营等等这些粗重的活计,锦衣卫大汉将军们怕是早就不给他们好眼色看了。
但是,两支同样是属于锦衣卫系统的兵马,在气质和纪律上显然是不同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们浮夸而鸹噪,张延龄手下的两百余人沉默而低调。所有人都有条不紊的高效率的做着自己的事情,也不喧哗吵闹,默默的做着一切安排下来的事情,气质上自有一股冷冽之气。
特别是其中有数十名校尉,身后背着长条形的皮囊,里边也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腰间都扎着牛皮板带,挂着大大小小的皮囊,也不知里边装着什么。这些人无论吃饭赶路还是睡觉,身上的皮囊都不离身。一些锦衣卫大汉将军在路上曾经试图想看看那皮囊里装着的是什么东西,结果被他们严词拒绝,差点动了手。若不是统领吴前制止,恐酿成群殴事件。
朱厚照出了居庸关,离开了京城地界,后面又有张永在居庸关中拦阻可能会追来的朝廷官员们,再也不用担心会被他们给拦回去。心情之畅快可想而知。加之出关之后道路平坦开阔,阳光灿烂,青山连绵,花木茂盛,更是心情大畅。纵马飞驰而行,像个出笼的鸟儿一般自由快活。
他们的马儿快,张延龄手下的马儿慢,本来应该搜索前进的,结果朱厚照他们跑的没了影子,张延龄的两百人拼命追赶,才在日落时分追到了朱厚照等人。他们却已经选好了地方开始扎营了。
张延龄不得不再次提醒皇上不能这么做,要让自己的人做好警戒和侦查才能前进,以免有什么危险。
朱厚照不以为然,反而道:“你们的马儿行的太慢了,朕可等不及。朕好不容易能够纵马尽情驰骋,却要慢吞吞的赶路么?这样吗,朕也不勉强你们。朕明日先走一步,晚间可到龙门所扎营休整,你们慢慢跟上来便是。”
张延龄当然竭力反对,本来人手就少,皇上居然还要任性先走,这可不是明智之举。劝说了几句,朱厚照不置可否。
次日兵马开拔,朱厚照居然真的带着锦衣卫大汉将军们飞驰往北,不久后便跑的不见踪迹。张延龄带着众人追赶了一路,只看到一路的马蹄和马粪,歇息时留下的篝火痕迹,丢弃的垃圾的痕迹。却再也没见到朱厚照一行的身影。
张延龄索性让众人不用着急赶路了。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