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绩效考核制度是林为民上任国文社总编辑后烧的第一把火,获得了社长和书记的支持,推行起来并无压力。
他计划在三月份在全社推广,一、二月份两个月时间里则是先在《当代》编辑部做试点,给社里同事们一个心理准备和适应的过程。
《当代》是林为民在国文社起家的地方,人头熟、气氛融洽,是个当试验田的绝佳场所。
文件宣贯以后,《当代》编辑部便成了国文社很多同事光顾最多的地方,大家都想来看看,实行的绩效考核制度的编辑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来看西洋景的人注定要失望,除了办公室墙上多了贴了几张规章制度和图表,大家的工作还跟往常一样,并无什么不同。
大家失望而归,少不得对即将落实的政策嘀嘀咕咕。
社里的年轻人们,基本都对这次的政策持支持态度,社里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受益最大的应该是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活的编辑,以前社里的这些年轻人因为地位的关系,或主动、或被动的都必须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有些时候工作干完了,荣誉却跟他没什么关系,更别提多劳多得。
中年人们对政策的态度比较淡然,这群人已经是社里的中坚力量,工资、待遇不算差,绩效考核对他们有些加成,但总体没有给予他们多少利益上的倾斜,当然了,也没有什么触动,大家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在老同志群体当中,这次的政策引起的反响就热闹多了。
有觉悟高的老同志对林为民的锐意进取表示支持,有些安分守己的老同志觉得林为民纯粹是在瞎折腾,还有一部分老同志觉得林为民这就是在针对他们。
觉得林为民在针对他们的老同志人数并不多,这群人的感觉也没错,林为民确实是在针对他们。
这些人能力可能有,但喜欢倚老卖老、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的不多,整天拉着年轻人帮他们干活,社里的小年轻深受其害。
林为民没权力开除他们,但斩断他们占便宜的手的权力还是有的。
感受到林为民对于他们赤裸裸的歧视,这群为数不多的老同志,私下里在一起交头接耳,没少说林为民的坏话。
他们还串联着去找领导谈话,主任这级别的肯定不好使,社领导里程早春和林为民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便把目光放到了三驾马车之一的周书记身上。
周书记跟程早春、林为民早有默契,面对这群老同志上门喋喋不休,他好茶好烟的招待着,笑呵呵的应对,充分让老同志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
可老同志们很快就感觉到了不对,这老周,不办事啊!
老同志们在领导这里没找到存在感,有些灰心丧气,转头更加猖狂的说起了林为民的坏话,打算以此来败坏他在国文社的名声。
这天贺启智来找林为民沟通绩效考核制度在《当代》编辑部实行之后遇到的几点问题,说完正事之后,贺启智道:“为民,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最近你在社里的口碑可不太好!”
林为民闻言笑了笑,“你见过哪个当领导的口碑好?”
贺启智朝他竖了个大拇指,“不错,当了领导真是不一样,觉悟立马就上来了。”
林为民自然是知道最近关于他的那些流言蜚语都是从哪里来的,这些东西传的越多,越证明他改革的正确性,不把队伍里的害群之马清理出去,队伍怎么能跑得起来?
“不提这个了。”林为民摆摆手,又问道:“这一期《当代》的口碑怎么样?”
1991年第一期《当代》已经上市近半个月时间,作为林为民主持《当代》的最后一期刊物,他自然是关心的。
贺启智道:“口碑相当好,销量也很不错,这一期破220万册应该不成问题,大家对于华的《活着》评价非常高。”
于华的《活着》排了几个月的队,终于在今年的第一期刊物上发表。
作为林为民看好的作品,《活着》享受了头条、大字号、一期发完的待遇,这三项待遇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当代》的一项传统。
得到这样的待遇,对于作家们来说不仅是光荣,更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很有可能在《当代》的推广之下响彻国内文坛,成为千百万读者们热烈追捧的经典之作。
《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白鹿原》……
但凡在《当代》享受过这种待遇的作品,还没有出现过意外。
《活着》发表后的反响也没有辜负编辑部对这部作品的期待,和它的前辈们一样,这部在发表后的短时间内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以先锋文学起家的于华,经过这些年的不断磨练,已经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余华早期写先锋,善于也乐于剖析人性之恶、之残酷,但在《活着》里面,于华的风格特点发生了转变。
在《活着》当中,厄运多,但恶行少;英雄少,但美德多。
透过《活着》,评论家们和读者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于华作为作家的成长。
对于评论家来说,这种成长是令他们欣喜的,中国文坛看起来又要多了一位了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