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邻、健生这位就是我常给你们提的抗日军副司令张廷言张老弟,一人指挥进二十万抗日军避免东北落入日寇手中。”
“也是党国目前最年轻的上将,深受蒋委员长青睐”黄绍竑指着张廷言冲两人介绍道。
又转过身来对张廷言说道:“廷言,这两位便是我的好兄弟李德邻、白健生他们对你可是仰慕已久”黄绍竑笑着说道。
“张副司令果然是英姿勃发,有周郎之风”白崇喜夸赞道。
李棕仁也对张廷言不住点头,张廷言一面推说不敢当,一面将三人迎进来。
“廷言,今天我们三人登门是有两事相求,还望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要拒绝”黄绍竑对张廷言正色道。
“黄大哥尽管说你与我的交情别说是两件就是十件,只要我能做得到就义不容辞”张廷言豪爽的说道。
见张廷言如此爽快的答应下来,三人相视一眼,面露喜色。
“张副司令,我们三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听说抗日军重新建起东北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才,我们在这方面是弱势,能不能让贵军帮忙培养一批连排级军官。”
“这些军官培养出来后抗日军可使用1~2年后,再由我方召回,不知张副司令意下如何”李棕仁表明来意。
李棕仁、白崇喜此举也是受桂系实力所迫,他们东边是粤系、西边是滇系,他们被夹在两者之间。
若非李棕仁、白崇喜能力出众,部队战斗力强,恐怕早就被粤系和滇系吞的连渣都不剩。
桂系虽在在内部也建立了军官培训班,毕竟规模有限,最近内战逐渐停止,培养出来的军官又多缺乏实战训练,部队战斗力有所降低。
李棕仁、白崇喜、黄绍竑便将目标放在抗日军身上,东北讲武堂成立时间虽不如保定军校,名气不及黄埔军校,可实力并不算弱,也是全国上下能排得上号的军校。
抗日军目前正与关东军激战,由抗日军培养出来的军官可直接派往战场经过一两年战争的磨练之后,再将这些军官召回桂系补充一点部队,桂系部队战斗力将会有质的飞跃。
张廷言并没有拒绝李棕仁的请求,李棕仁的目的虽是想提升桂系部队的战斗力,不过桂系也是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后的抗日战争中他们也会奔赴抗日战场抗击日军。
历史上淞沪战役期间正是因为桂系对日方火力战斗力等各方面不了解,贸然向日方发起进攻,结果在日军的炮火下不到三天支援上来的部队就已经失去战斗力。
如果桂系对日军战斗力有清醒的认识,就能避免日后不必要的损失。
“三位我代表抗日军先答应你们的请求,不过兹事体大,等我回去之后再与抗日军中其他人商量后再做决定,届时我会亲自给贵方发电”张廷言说道。
李棕仁、白崇喜没想到张廷言这么快就答应下来,看来张廷言比他们俩人想象的还要坦荡。
“多谢张副司令还有一件事是,听说张副司令主持上海至南京之间国防线的规划,我们斗胆问一句此项工作进行的如何?”白崇喜在一旁问道。
按理来说他不该问此问题,张廷言也可以不作答,不过白、李等人考虑到张廷言年龄不大,国防线要事关日后抗战局势,两人不放心的问道。
张廷言起身将桌上刚编好的国防线规划递给三人,张廷言按照每条防线一本编制而成。
黄绍竑、李棕仁、白崇喜三人各拿一本详细阅读起来,三人交换着将三本计划看完后,黄绍竑叹服道:“廷言,看到你计划之后我才晓得自己这几十年的阵地战算是白打了。”
“黄大哥,我这也是借鉴了国外诸多战例和近一年来自己战场经验总结出来的,其中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补充”张廷言谦逊的说道。
白崇喜、李棕仁都是军中宿将,自然能看出张廷言计划的优缺点。
“张副司令我有一事不明,我们将这三道国防线修的如此坚固,是不是意味着对上海的防守力量要被削弱”白崇禧问道。
白崇喜的观察很敏锐,他注意到要将这三道国防线检测所耗费物资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国民政府的收入是有限的,只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将主要经费都用在国防线上其他方向防御开支自然会被迫减少。
“我不打算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上海市区和上海沿线,这样能避开日本人重炮战机的轰炸”张廷言解释道。
淞沪战场本就狭小,历史上南京国民政府将七八十万军队集中在这里,结果被日军猛烈的炮火下成片倒下,每当读到这段历史是张廷言都感到心在滴血。
那么多优秀的中国军人,被白白牺牲在日本人的炮火中,令人感到惋惜,既然张廷言熟悉这段历史他就不会让历史重演。
“利用位置稍微靠后的国防线来阻击日军,这样就能使日军将后勤补给线暴露给我军,我军就有更多选择余地”张廷言接着解释道。
对张廷言制定的计划三人看后都赞赏不已,没有挑出什么问题。
见目的已达到三人便起身离开礼查饭店,这是韩齐升进来告诉张廷言礼查饭店外围已被日本特务和中统特工监视,张廷言想要悄无声息的出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