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勋贵,经过太上皇数十年的打压,无法展望志向,反而要收拢羽翼以自保。
子弟养于富贵之乡,志大才疏,多半皆不成才。
宁国府的贾珍,以较射为名,不到几个月,宁国府就成为了京城勋贵子弟的风花雪月之地。
虽有贾珍的不对,也可见京城勋贵中的风气。
如果。
大周的民乱真的能入京城,那么金江军在京师和义军一决雌雄,如果金江镇有幸入主中原。
国内的勋贵大多都要清除,还百姓一个清明。
而勋贵是不可能消亡的。
人人都想要成为勋贵,想要光宗耀祖,是人之常情,更是人发愤图强的动力。
哪怕是唐清安的时代,国外的勋贵也没有消除,不过是换了个称谓罢了。
不论是日后入主中原,还是征日本,远征海外等等。
金江镇也会有更多的勋贵出现。
想要一直立于世界之巅,那就应该和世界接触。
为民族打下庞大的,无人能比的家业,和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永不会成为封闭的国家。
才是符合大周民情的国策。
至于未来科技爆炸,生活生态大变,那就是未来百姓,该决定如何的任务了。
而不管如何变,统治阶层永远在。
因为后世国外也是如此。
鹰国的统治者,换来换去都是那些人。
而扫除大周国内的勋贵,那是未来的事,并不妨碍现在的金江镇,借助大周国内的勋贵发展壮大。
两者并不冲突。
贾府的旗帜,远不是王府能比。
而荣国府二房的贾政,贾宝玉,唐清安想不出这两人,日后会对金江镇造成什么麻烦。
倒是王府却不一定。
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荣国府的二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此时。
有人匆匆进来,送上京城陈德言的密信。
唐清安接过来一看。
“贾敬去世了?”
情不自禁的说道。
谢友成听到了,没有太多的出动,而他身旁的贾鉴,却愣住了。
贾鉴来自国内。
他年轻的时候,就久闻贾敬的大名。
唐清安把密信递给两人,看到了贾鉴发愣的神情,并不以为意。
虽然京城已经很多年没有贾敬的消息,但不代表此人就没人关注了。
镇国公府,理国公府,齐国公府,治国公府,修国公府,平原侯府,定城侯府,襄阳侯府,景田侯府。
史府,王府,薛府……
这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却因为浪潮而淹没。
哪怕眼睛并没有看到,唐清安也知道现在京城有多么的轰动。
红楼的原文中。
皇帝得知,第一时间就下恩旨,不但贾府中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这段原文就可以知其影响力。
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所有。
说明了哪怕有敌视勋贵的大臣,也不敢在此事上不称颂,不出声都不行。
传说的陨落。
这还是贾府已经在衰败的形势下发生的,而现在的贾府,不提多么荣耀,根基一道更为的稳健。
唐清安已经料到,贾敬的后事有多么的隆重。
“贾敬的临终遗言,外人并不知道,但是告诉了三弟,其中就有催促贾政促成婚事的要求。
既然如此,你们商议下,谁适合代替金江镇去吊丧,同时商议婚事。”
这些年来。
荣国府一直不急于婚事,有担忧自己的顾虑,而贾敬却一直未催,唐清安有猜测。
此人也后悔了。
后悔的是没有定下宁国府的姑娘,当时因为年龄太小,而选择了贾探春。
不过现在贾敬去世了,家里的姑娘要守孝。
拖延不住,因此改为促使荣国府。
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临死了,都要为家族用尽心思,这就是大周人啊。
“定下了婚期,就让贾府立刻出手,还有史家,王家等,都要帮助锦乡侯府。”
唐清安坚定了主意。
辽东虽大。
但是势力太多。
金江镇已经有了打败蛮族的信心,但是却要顾忌周围其他的势力,久久不敢轻动。
柳湘莲要去日本,日本的天时不可错过。
现在的时代,日本是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
而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已经到了繁荣的前夕,其余不提,人口会越发的暴涨。
如果不借助日本的已经不多的天时。
完全硬碰硬的去消灭日本,至少目前的金江镇,是没有这份底气的。
抓住不多的天时,步步破坏德川幕府三代之治的和平,最后一举破灭对方,这是唐清安的方略。
但是时间不多了,没有浪费的余地。
“军司的重心,要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