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十一知邱氏所言,指的是杨芸钗擅自悄然处理的几个夜家下人一事儿,此事儿她不好说什么,继续只笑不语。
邱氏无法,末了道:“我虽未过问,却同你二叔说了。”
夜十一想着夜二爷这会儿正在清宁院等着,也不知同杨芸钗说了什么,与邱氏分道扬镳各回各院后,她脚下不禁加紧几步。
回到清宁院进了东厢,屋里安静得只闻她进屋的脚步声,看向杨芸钗,杨芸钗一脸如常,即时让她心上略紧的弦松下几分。
大概是因着她父亲尚在,她二叔只闲话几句,并未问什么尖锐的问题。
但二叔会来,便是已生疑,既已生疑,那她就得解决才好,总不能让自家人因何事儿而起不必要的隔阂。
“如何?你祖母没说你什么吧?”深自夜太太脾性,身为长子的夜大爷一边是母亲一边是闺女,素来也不太好说母亲什么,只能让闺女多担待着母亲。
夜十一自来不愿父亲因她而与祖母有什么不快,一如既往地粉饰太平:“没有,祖母喊女儿去,只是问一下病可好全。”
夜大爷放下心,夜二爷却不如长兄那般好糊弄,母亲待大侄女如何,究其因还得自他长嫂尚在世时说起,他也说不清,只与长兄一般觉得,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大侄女,就算不能彻底释怀,至少表面和平也是好的。
于此,纵对夜十一的说词有疑,他也不打算开口说什么。
至于他来的目的,长兄在这儿,他同杨芸钗说话儿,也无法放开说,此刻大侄女回来,也不想再等下去,说便说吧,长兄听了也就听了。
没想夜二爷尚未起头,夜祥便边跑进屋边走水般急声喊道:
“大伯不好了!阿旭惹事了!应先生气得不得了!”
进屋不忘同在场的所有人见礼:“父亲、大姐姐、钗表姐。”
被喊的夜大爷刚想再问夜十一什么,闻言话吞回去,即时起身看向跑得直喘气的夜祥:
“祥哥儿,旭哥儿怎么了?”
夜二爷也瞧向自个次子,却见次子的注意力完全不在他这儿,他挑了挑眉,也不出声,静等着次子到底想做什么。
“大伯快去瞧瞧,阿旭胡言乱语,惹得应先生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夜祥唱作俱佳,又说又比划地,形容很是焦急。
夜旭惹应先生动大气,虽说不是头一回,然在夜大爷眼里,每回皆是大事儿,再顾不得在闺女这儿坐着,他边往外走边道:
“二弟你且坐着,我到今辉堂瞧瞧那臭小子又惹什么事儿了!”
“好。”夜二爷应道,伸手想抓住夜祥,没想次子溜得跟条泥鳅似的,滑得很,一闪身,便跟在夜大爷身后跑出屋。
正无奈着,又见次子回头冲他吐了吐舌头,那模样真是教他想追上去抓住细问一顿。
到底没有,末了摇头失笑,夜十一回头便对上夜十一同样含笑的双眸:
“这三个小子素来不会冒然入内捣乱,今儿个是接二连三地出招,大姐儿不解释解释么?”
大侄女刚往松椿院去,他便接到圆子禀报,说夜家三兄弟在前头齐跑到松椿院去了。
他母亲虽说不怎么待见大侄女,然终是血脉相连,大侄女得风寒,到千花山庄静养三日,母亲嘴上不说,心里到底担心着。
纱绫来请大侄女时的脸色不佳,想来他母亲那边的情况不怎么好,本该在今辉堂念书的三个小子又齐到松椿院去,要他不多想,也不太可能。
“瑞弟祥弟阿旭他们捣乱,二叔怎么问起我来了?”夜十一仍眼眉笑意盈盈,却不接夜二爷这茬。
夜二爷不气馁地继续直问:“那大姐儿可同二叔说说,钗姐儿暗下处理的那几个下人到底犯了何错?”
总算到了正题。
终于来了,杨芸钗提着的心反而归回原位,夜十一未答,她先道:
“大姐姐刚回来,我擅未来得及同大姐姐细说府中之事儿,二表舅问的这个问题,芸钗可先答一答。”
大侄女去松椿院时,他未问此事儿,确实有因长兄在此的原因,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知道杨芸钗所言不过是托词,并非事实真相,故他方把要解的疑问留在大侄儿回来。
无招等招,见招拆招,到底在朝为官,又是在吏部,多少大小老狐狸见过太多,夜二爷被杨芸钗横插这一杠,笑着顺势而道:
“如此,那我便先听钗姐儿说一说。”
杨芸钗先下个罪名:“首先,无中生事,无事生非,此乃后宅安宁大忌。”
后细道起因:“三表姐因着贪玩儿,又久念千花山庄,方会连夜出城,先大姐姐一步到千花山庄。本来大姐姐同我也是要去的,奈何我同大姐姐身子弱,禁不得风吹,得了风寒,也不好再陪同三表姐连夜出城,一是怕风寒更严重,二是怕传给三表姐,累三表姐也感染风寒。”
再结果陈情:“未想府里的几个下人却因此嚼起舌根,故乱揣测起三表姐到千花山庄的原因,其言语之污秽,其揣测之恶意,实难以入耳。芸钗一时气不过,便顺手处理了,此事儿二表舅母晓得,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