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来,“悍马”不是装甲车。
虽然在伊拉克战争后期,也就是进入到治安战阶段之后,美军吸取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加强悍马的装甲防护,不但在发动机舱与人员舱外面焊接了装甲板,甚至加上了对付破甲火箭弹的格栅。但是就效果而言,悍马依然是防护薄弱的军用越野车,最多也就能应付中等口径枪弹,遇到大口径机枪肯定得跪。这样的防护水准,别说跟货真价实的装甲战车比,甚至比不上MRAP这类专门为治安战设计的轮式运输车辆。也正是如此,所谓的装甲悍马,只用于日常巡逻。真要遇到恐怖组织的主力部队,美军会直接调动部署在附近的装甲部队。
只是,对伊拉克边防军来说,装甲悍马就是装甲车。
跟恐怖分子的武装皮卡相比,装甲悍马最大的优势就是车身得到严密保护,还拥有一座能够抵抗中等口径枪弹的机枪塔,因此射手在操作重机枪的时候得到保护,能持续开火,战斗力也就有了保证。
对于缺乏重武器的恐怖分子来说,四台装甲悍马就是四头拦路虎。
在连续发起的几次冲击都被打退之后,恐怖组织祭出大杀器,让四台装甲皮卡发起了自杀式冲锋。
就是靠这一轮自杀冲锋,恐怖分子突破了边防军的防线。
不过,伊拉克军队的突击部队在这个时候赶到,并且投入了战斗。
恐怖分子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无法应付来自后方的空中打击。尤其是两架Mi—28N开始用火箭弹洗地,立即就粉碎了恐怖分子的进攻势头,让摇摇欲坠的边防军挺住,并且有能力重新部署防线。等到运输直升机开始在公路的两侧降落,向两侧扩展包围圈的时候,恐怖分子就扛不住了。
只要被伊拉克军队包围,恐怖分子就插翅难飞。
正是如此,
恐怖分子表现得非常疯狂,可以说是拼劲了全力,不顾一切的冲击边防军设在东边的防线。
为了阻止恐怖分子突围,也为了减轻边防军的压力,两架Mi—28N冲到了前面,用机关炮对付突围的恐怖分子。对付单个活动的人员,机关炮比火箭弹管用,而且武装直升机携带的火箭弹本来就不够多,之前已经用掉一大半。至于反坦克导弹,对付零散人员等于是高射炮打蚊子。
此外,最后赶到的,也就是那三架“休伊”直升机全都飞往东边,准备让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人员协助边防军,加强东边的防御部署。只要把恐怖分子当在边境西边,战斗打得多么的惨烈都无所谓。毕竟不管是伊拉克国防情报安全局,还是美国情报机构都不会把伊拉克军人,尤其是边防军的官兵当自己人看待。事实上,战斗打得越惨烈,越能证明他们在摩苏尔的行动没有犯错。要不然,负责行动的高层官员肯定要为摩苏尔的惨案负责,至少都要丢掉乌纱帽。搞不好,还会被送上军事法庭,毕竟死伤几百名平民百姓,必须给国际舆论一个交代。
在两架Mi—28N掩护下,三架“休伊”迅速的越过战场,朝东边飞去。
这个时候,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两架Mi—28N几乎同时投出红外干扰弹,开始做剧烈机动,像在规避射来的防空导弹。问题是,在微型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当中,并没有出现防空导弹,或者是任何能够跟防空导弹扯上关系的迹象。前后也就短短几秒钟,两架Mi—28N的附近就先后发生了爆炸。非常的突然,而且在爆炸发生之后,两架武装直升机全都起火燃烧,其中一架还在坠落过程中解体。
显然,击落两架Mi—28N的就是防空导弹,而且是采用速燃火
箭发动机的新式单兵防空导弹。
单兵防空导弹最严重的缺陷,就是射程短,射手在开火之后容易遭到敌方火力压制。虽然说最理想的办法是提高导弹的射程,让射手尽可能远离敌方的火力压制区域,但是在无法提高导弹射程的情况下,就只能尽可能的想办法增强发射隐蔽性,尽量降低因为发射导弹暴露的概率。
正是如此,很多在冷战后期,以及冷战结束之后开发的单兵防空导弹采用了速燃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通过快速燃烧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让导弹达到最快飞行速度。因为发动机的工作时间非常短,导弹在大部分时候是依靠惯性飞行,所以发射阵地暴露的风险大为降低。
至于采用双推力火箭发动机来提高导弹的射程,那是另外一回事。凭借更加出色的生存能力,在冷战后期研制的单兵防空导弹几乎都采用了速燃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苏联在冷战后期研制,绰号“超级针”的SA—24。这种导弹在发射之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速度提高到三马赫,然后靠惯性飞行,而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总共就几秒钟。
采用速燃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还带来一个好处:提高了打击的突然性,等于变相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率。
简单的说,工作在红外波段的老式导弹告警机很难及时发现靠惯性飞行的导弹。
虽然采用复合探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