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95 章(1 / 4)

二月,康熙带着群臣去天坛告祭天地、宗庙、社稷,重修太和殿工程开始,群臣转移到养心殿上朝。

二月中旬,德嫔的胎儿没保住,而且还伤了身子,经过太医诊断,是因为这两年生育太频繁,造成此胎虚弱,没法抱住,德嫔也怨不到别人。

四月,山西平阳府发生地震,房舍倒塌无数,山西巡抚第一时间向朝廷奏报,康熙接到消息后,立马派遣官员前去勘察情况。

情况要比他想象的严重,平阳府屋宇尽数倾毁,人口死伤严重,可谓是人间炼狱。

此种景象,让康熙回想起康熙十八年的情景,连忙左都御史马齐前往平阳府赈灾。

马齐到了当地后,向康熙汇报,当地有不少游散人士借端抢夺,甚至还有一些兵丁也参与在内,乘火打劫,扰乱百姓。

康熙见状,就命令大阿哥和总兵周复兴亲自带兵前往受灾地区安抚民众,维持秩序。

六月上旬,大阿哥和马齐归来,其中山西巡抚噶尔图因为救灾过程中渎职,被革职查办,念在其过往功绩上,没有交由刑部。

大阿哥也因为此事荣升直郡王,封入镶蓝旗,一时间风头无两。

对于大阿哥很快获封直郡王的事情,康熙曾经给佟安宁提过一嘴原因,无非就是想大阿哥尽快掌握镶蓝旗权利,巩固皇权,之后二阿哥、三阿哥他们同样也有。

佟安宁估计等到胤祚长大出宫开府后,也会很快获封爵位和八旗领民。

康熙想集中权利,将天下都掌控在手,这是每个当帝王的人都会想要的成就,其实清朝从建国开始,权利的分配一直在变化。

众所周知,清朝的基础支柱是八旗,由宗室成员各领一旗,为清朝开疆扩土,所以一开始由八旗旗主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大权独揽。

虽然当时的权利也在爱新觉罗一族中,不过分散在统领八旗的诸王中,这种情况下,皇帝当得就有点憋屈,然后清太宗才要集权,设立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旗,一般皇帝本人旗籍列在镶黄旗。

而这种权利分散在宗室的制度,也让多尔衮成为独揽大权的摄政王。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多尔衮独揽大权后,打压宗室诸王,给后面顺治帝亲政、集权打下了不小的基础,所以在顺治帝亲政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就小了。

而后是四大辅臣掌握朝局,康熙亲政后,也一直在不断的集权,想要将八旗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现下有了儿子,就想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再说他儿子多,等到胤褆、胤礽他们成了旗主,更加方便他控制。

佟安宁觉得,康熙这想法没错,不过万事万物不一定会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比如所谓大清的支柱满蒙八旗感觉快要被朝廷自己养废了。

康熙这些日子也挺愁这些的,户部衙门经过调查,得知京师现在有接近上万的八旗兵丁没有房舍,为生计发愁。

尤其上月,有四五千八旗兵

丁聚集在皇城请愿,

✬()_✬,

冲破了侍卫的封锁和阻拦,冲破御花园的第一道门,险些造成动乱,也彻底撕开了朝廷在八旗问题上的遮羞布。

尽人皆知,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政权,八旗兵丁为其战斗,所以在入关后,根据八旗制度,八旗兵丁不需要劳动,只需要当兵保护朝廷的安危即可,平时有皇粮、有俸禄,还会安排住房,要知道原先一个七品官员的俸禄每年才四五十两,禄米二十二石,但是给一个旗人的饷额每年就有二十三石,银两有六七十两。

而且无论天灾人祸都能按时收到收益,粮饷待遇都高于汉军绿营兵,又不用像绿营兵那样常常出去打仗,所以旗兵的饷额又被称为“铁杆庄稼”,这一切消耗都要由朝廷承担,所以旁人也称为“皇粮”。

如果平时有仗可打,这些八旗子弟还能派上用场,奈何现在统治稳定,平时没有战事可打,就是有,绿营兵那边比他们更擅长,花费更小,打仗更勇猛,兵部那些人嘴上说着八旗兵丁好,打仗时,不用多想,就能知道那种最合算,主要是,他们也需要军功,而现下的八旗军队没有绿营兵好,仗打输了,不仅要挨骂,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这样下来,八旗兵就被养的更加废物,许多人别说带兵打仗了,更有甚者,连骑马射箭都不会,平时为了享受,连祖宗传下来的铠甲、大刀都卖了。

而且他们赋闲在家,压根不需要耕种,也不会干这事,谁要干,会被周围的旗兵吐唾沫,鄙视,只能拿着俸禄,日常听戏遛鸟斗蛐蛐,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城里乱晃荡。

佟安宁觉得,京城看起来这么热闹,其中那些所谓的八旗爷们贡献了不少人流量。

当然也不是所有八旗子弟都是一副锦衣玉食、颓靡奢华的做派,八旗兵中底层人占了多数,一些底层兵丁没房住,每月拿到的饷银也被一些奸商给坑了大半,为了生计只能借高利贷,虽然朝廷规定,八旗兵借的高利贷不用还,但是规定是规定,成效是成效,民间也有自己的一套潜规则。

康熙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自然也看得出八旗制度的畸形,长期发展下去,这些八旗兵非但保护不了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