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亲长也要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同意和见证。这礼数才算走完。
崔家人一大早就来了,他是千夫长,手下兵士不少,当年跟他一起立下剿匪大功的苗山和许龙已经是坐到了百夫长的位子上,也算是他的亲信。这两个从崔如松进营开始就跟在他身边,崔如松不是那种自己立了功劳不算,还要抢下属的功劳。他从不缺功劳,也善待下属,有伤亡的,虽说他自己出的少,但却会向上头申请最大的抚恤金和补贴。跟着他的兵士算是日子过得最好的。故此一听说老大要下聘礼找挑夫,苗山就自告奋勇:"咱们就在这里,老大还找甚挑夫!不是我吹牛,我们几个,一个抵他们一群!"
许龙也说:"今日不当差的兄弟们也有五十之数,加上我们两个,就是老大你准备的两百抬聘礼,我们也能给你抬过去。,"
他们既然这样说,崔如松也就不去找人了。崔家四个兄弟,加上五十二个兵士,和才买的两个男性家仆——崔平崔安,一块儿抬聘礼到了沈家。
崔如松下了血本,聘礼丰厚,两人一台足足装了一百二十抬,兵士们跑了两个来回才抬完。
崔如柏撇了撇嘴,悄悄跟崔如江说:"叔婆他们家的那四个哥哥,占便宜是冲的比谁都快,一说要干活儿,那是缩的比乌龟还能耐。"
这话说的,饶是崔如江也不得不点头:"哪有他们这样的。"
要抬聘礼时候他们四个大男人不出力,却大摇大摆的坐在这里等着观礼。崔家柏榆江河四个兄弟,都是嫡亲的亲兄弟堂兄弟,不必你那隔了好几代的堂兄弟来的亲?他们都还在抬聘礼呢。真是占便宜跑得快,一出力就做缩头乌龟。
崔家的聘礼丰厚,苏氏也觉得脸上有面子,之前只是听说,崔家就是军户,家里或许有钱钞,但绝不会多有家底,可到底是人家世代军户,打仗嘛,总是有一些额外的收益。既如此,她也不用担心小女儿嫁过去银钱不趁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