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中秋盛典。
一份份的邀请函发出去各地,请各地官员前来北平参加盛典。
为了这次的盛典,中秋节放假五天。
工厂放假,学校放假。
在放假的
街头上。
汪洋大海,人们只能牵着牲口在道路中间步行,各行其道的行人,已经拥挤到了街道中央。
各城门口的栅栏处,以及街坊的栅栏处,那些寄放牲口的商行早已经没了位置。
人们只能牵着自己的牲口,到处寻找可以寄放的商行。
“燕王府可以寄放。”
“不会吧?”
“真的,我的牲口就是寄放到了燕王府,不过收费有点贵。”
“贵点就贵点吧,我牵着我家的马,都找了半天了。”
“长史府也可以寄放。”
“别找了,北平城里的所有衙门,中秋节都可以寄放牲畜和行李。”
幸亏牲畜必须戴粪兜,否则北平城就会成为粪城。
这可是未来西方人来到大明后,最为惊叹的一点,这么多人口的城池,还能保持干净整洁,让西方人如何不感叹是理想国呢。
“这幅画怎么卖?”
各色各样的摊子上,卖画的摊子,有人看到了燕子图案,停留下脚步。
那人没有穿工衣,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
在北平。
乡下来的可不是贬义词。
百亩的田地,放在以往那是地主啊。
那人一口气买了三幅燕子的图画,小心翼翼的卷起来放入马鞍的袋里。
隔壁。
“中。”
“中。”
一名外乡人连连点头,站在摊子前,“这价实惠,俺买了”。
以往街道上很难看到的孩子们,仿佛突然全部跑上街。
他们假日里也穿着精美的校服。
他们就像北平城绽放的朵。
集体环境里成长。
孝德仁义礼智信。
他们对父母尊敬、关爱和孝敬,对祖先充满崇敬和尊重。
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操守。
正直、诚实、正义、勇敢。
对他人仁慈、宽容和关爱。
孩子们热情的告诉外乡人,北平有哪些好玩的,哪里的酒楼好吃,如果遇到刁难,需要去哪里能解决问题。
和谐、亲情、友情。
他们非常遵循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街道上必定靠右行。
对摊贩也很尊重,注重自己仪式和礼仪,有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感,会指出那些没有遵守靠右行的人,并且没有胆怯。
他们说话非常有调理。
张嘴闭嘴就是智慧、学识,诚实守信等一套套的言语。
北平。
传说中的北平。
刘达看呆了。
这里的人不兴坐轿子,因为人工越来越贵,工业吸走了大量的人口,没有人愿意去当佣工。
入乡随俗,山东布政司左参政刘达,受到长史府的邀请,参加北平的中秋盛典。
乘坐的马车上,透过马车车厢的窗户,看着人挤人的北平,车夫都只能下来牵着马。
实在是走不动,只能跟着人流缓缓而行。
“不是说北平民怨甚深吗。”
刘达没看到印象中的场景,在他的想象里,北平城应该死气沉沉才对。
与他听到的描述不一样,眼前看到的景色,北平不但一片祥和之色,行人们更是热闹。
“这是什么,这么高的房子?”
“官人有所不知,这栋大厦是粮票发行银行总部大楼,也是我们北平最高的建筑。”
“有十三层高呢,楼顶很高的塔是水塔,我们使用的粮票,都是来自于这里。”
车夫笑着说道。
刘达伸出头,往上望去,十二层高的大厦,在刘达眼里惊为天人,更有那“高耸入云”的尖水塔。
粮票发行银行总部大楼。
十三层楼高,总部工作人员高达一千七百多人,并不像车夫所言,这里有生产粮票。
生产粮票的工厂,并不在这里。
几大粮票银行的发展,成为抢夺高等人才最狠的地方,连中华重工都抢不过,更不提其余的民间商行。
也为改造府学,州学,县学,包括社学提供了有利的助力。
无数的就业岗位,可以解决太多的社会问题。
“如此北平,岂有对手。”
刘达
那些反对北平的人,真应该来看看。
在如此力量的面前,谁能抵抗的了啊。
“难怪北平的读书人没有什么声音,原来早就被吸收干净了,如此的用人需求。”
刘达感叹。
明初的读书人,待遇可不如明中期。
明规则潜规则,明中期的读书人待遇太高了,待遇这么高,自然就眼睛朝天。
明初的读书人,中进士的必定是少数,举人的身份已经无法成为进入官场的护身符。
大量的读书人抵挡不住这些诱惑。
读书人是人才。
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