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认可了解缙的说法,并且提出他的看法,“稻谷最易保存,南方保存可以两年,而北方保存可以达到三年。”
“那就在北方建立大粮仓,分一百座,南方也要建立大粮仓,分五十座。”
朱高炽当即说道。
“既然如此,那移民之事?”
解缙问道。
“还是要打。”金忠解释道:“如果时间长了,恐怕哈密的铁道会被破坏掉。”
“那就只安排军队,移民之事稍缓。”
听到朱高炽的话,解缙又摇了摇头。
“移民之事并不用停下来,但是渐少规模,先组织十万青壮去当地兴修水利。”
金忠望向朱高炽。
哈密的事情,可不是只是军队和移民的事情,还有军商联合部在哈密与亦力把里的试行。
根据他与皇太孙的谋划,当军商联合办在地方试行成功,那么就会在福建发挥作用。
下一步的琉球岛,以及琉球岛到吕宋岛。
将会由军商联合部为引导。
“金部台和解先生,你们二人商议个章程出来。”朱高炽吩咐道,事情需要集思广益。
既然改变了战略,具体的事物,方方面面都需要要重新规划,还需要去和朱棣通气。
随后不久。
朱高炽召见了李有直。
“拜见小王爷。”
“居正啊。”
朱高炽热情的拉着李有直,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实干官员,这些年在北平做的非常好。
无论是带领百姓开荒,还是后来推动工业发展。
“我准备把大明所有的官船厂集中起来,筹办为应天府的龙江船厂,福建的长乐船厂。”
李有直感叹小王爷的气魄。
这可不是几百几千人,而是涉及好几万人的产业,说改就改,丝毫不怕发生问题。
“这样我大明分别官船厂有金州船厂,龙江船厂,长乐船厂,我的预计是每年下水一千艘。”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这并不算什么问题,历史上随着下西洋活动的终止,龙江船厂关张大吉,但兴起的清江督造厂,平均每年下水六百余艘船只。
下西洋的活动中,船队的人数接近三万,最高的时候在三万多。
虽然还是以风帆为主,但是加上蒸汽机当做辅助动力,可以解决许多的问题。
朱高炽预计的下西洋人数规模在五万人左右。
想要改变东南亚海域,就需要充足的人口。
关键还是人口。
朱高炽烦闷了起来。
今天感冒发烧,实在无力,下周六爆更,补回昨日的一章,今日的两章,另外被封的两章,放在了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