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明风八万里> 第七十六章 张博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张博易(1 / 2)

不管是福王还是马士英、卢九德都被张皇后的强硬表态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大家都知道只要福王能够入继大统,张皇后就应当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人物,所以卢九德与马士英都觉得张皇后的这支护卫兵马不宜入京。
毕竟这支护卫足足有将近两千兵力,不管部署在南京城哪个方向都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掌握这支亲军的张皇后便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一个关键人物,就连路振飞都觉得张皇后不应当率护卫大举入京。
但是福王登基之前张皇后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福王入继大统的合法性大半建立在他与张皇后的约法三章上,现在张皇后不肯过江就让福王与卢九德、马士英觉得焦头烂额。
虽然福王也可以强行蛮干扔下张皇后直接渡江,但这样一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等于前功尽弃。
何况张皇后在这件事上已经做出很大让步,不再坚持近两千名护卫亲军尽数渡江,而是只要求带两三百名精挑细选的亲卫一起渡江。
现在入主南都重于一切,福王与卢九德、马士英商议同意张皇后可以率周之升麾下的百名亲卫一起渡江,只是在谈判过程的形势又起了一些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指张博易从京师跑出来了并带来了京师失陷后的第一手情报。
这个张博易是太康侯张国纪夹袋里的人物,甚至还是张皇后和张国纪家的远房亲戚,平时也不怎么显山露水,直到太康侯与张皇后出京的时候才真正脱颖而出,自告奋勇留在京师应付方方面面。
张博易事情办得很漂亮,直到京城失陷大家都没注意到张皇后与太康侯已经出京南渡,城破之际崇祯皇帝甚至临时派了内臣过来要求张皇后尽快殉节:“陛下一再叮嘱娘娘不可落入贼手!”
张皇后对于崇祯皇帝本来就有不少怨气,现在在场又是自家人所以说话也没有什么忌讳:“先帝在这种事一向是神通广大,周皇后与几位贵妃可惜了。”
刘永锡却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前车之鉴,不可重蹈覆辙!”
虽然刘永锡说得特别含蕴,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指张皇后亲卫是否渡江入京的问题,一时间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而张博易继续说起他在京师的第一手见闻:“幸亏太康侯与娘娘当机立断及早出京,这群流贼终究是不改流贼本色!”
按照张博易的说法,流贼入城没几天就进行了一次大杀戮,先是在二十三日处死成国公朱纯臣,两天以后不分青红皂白杀戮了几百名勋臣、勋卫、世袭武职。
这些流贼根本不管这些勋臣、勋臣、世袭武职愿不愿意投降大顺朝,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为大顺朝所用,更不管这些勋臣、世袭武职平时的所作所为,反正留在北京的公爵、侯爵、伯爵与世职不管是否曾经投降过流贼都被杀戮殆尽。
接着流贼又在京城大肆追赃助饷,夹棍之下不知有多少文武官员与勋臣生不如死斯文扫地,在场众人听得直吸冷气觉得那是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何况是亲历者,张博易感叹道:“太康侯与娘娘若是留在京师恐怕就糟了!”
不管是张国纪、张嫣还是赵志杰,对于流贼进入京师的局面多多少少曾经抱有一定幻想,但是张博易这么一说他们都觉得留在京师肯定是死路一条。
幸亏跟着刘永锡一起南渡他们才侥幸保全性命,不然即使逃过了入城之初的杀戮也逃不过夹棍下的追赃助饷,张博易也是费尽千辛才从京城逃出来。
看着满面风尘的张博易,张国纪却是突然想起了刘永锡刚才说的那番话:“诚意伯说得没错,前车之鉴,不可重蹈覆辙!博易,你辛苦一下,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就去接手我那队家将家丁!”
童屹立也第一时间明白过来:“还有我那半队家将家丁也请博易老弟一并接手过去!”
刘永锡没想到还能这样操作:“这样成不成?”
虽然在福王与张皇后之间有点摇摆不定,但是这一刻童屹立却终于让大家知道他为什么有“知兵”之名:“必须能成啊!刚才博易老弟不是说过了先帝不许勋贵蓄养家丁,导致城破之际根本无人可用,现在太康侯现在只是带自己的家将家丁渡江入南都自卫。”
刘永锡自领的一营五哨之中有一哨是由太康侯张国纪与童屹立的家将家丁组成,只是这一哨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哨官,所以一直是由太康侯张国纪亲领。
临清一役张国康甚至亲领家丁冲锋陷阵,而现在张国纪觉得张博易是非常合适的哨官人选,不但忠勇可靠能力出众而且还是自家亲戚,这批家将家丁交给张博易自然最放心。
而童屹立也觉得太康侯的选择没问题,所以才会把隶属于自己的半哨家将家丁交出去:“博易老弟渡江之后,京师的局面就全活!”
大家都深以为然,现在张皇后身边有周之升的一百亲卫,太康侯麾下又有张博易统领的一哨家丁,再加上可以争取的新江口水师三营,谁也不能把张皇后当成摆设,太康侯张国纪当即拍板:“这事就不用通知福王殿下,直接渡江就行了!”
刘永锡对于福王、马士英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敬畏之心:“就按太康侯的意思来办!暂留江北已经是我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