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现神灵的使者也是跟他们一样食用类似的食物后,城主跟祭司松了一口气,除了拿出储存的最好的食物给张晓珲之外,还给海军战士们提供了主粮,也就是玉米。
炊事班的战士们没有见过玉米,不知道该怎么做,玛雅人虽然已经不再害怕海军战士了,但双方吱吱哇哇谁也听不懂对方的话,最后热心的玛雅人亲自上手,帮着战士们把玉米提到石磨处磨成玉米粉加水调成糊,再用三块石头支起一块边缘略微凸起的陶板,在陶板下烧火把陶板烤热后,抹上玉米糊,烤成玉米薄饼。
这简单啊!厨艺高超的炊事兵战士一看就会了,而且马上脑补出了各种各样的使用方法,炊事兵向来都是解放军的最强兵种,因为他们不光要给战士们做好饭,比如红烧肉必须要炒出糖色,还要冒着纷飞的炮火把饭送给前方阵地上的战士们,于是经常在送饭途中顺手歼灭敌人,因此炊事班经常出现兵王。
这种传统也被张晓珲带到了大乾海军中,炊事兵的战士都是综合素质很高的兵员,他们很快也在跟玛雅人的交流中学会了不少的玛雅词汇,比如“玉米”、“石磨”、“水”等等,同时也教会了玛雅人这些共有的华夏词语,交流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炊事班的战士们用大铁锅做出来的玉米饼就比玛雅人自己做的好吃多了,玛雅人的玉米饼没油没盐,只能填饱肚子,炊事兵们做出来的玉米饼不光抹了一层油在锅底才煎,还有咸甜两种口味。
吃了别人给的东西,战士们也大方地把自己的口粮分给站在旁边的玛雅人品尝,一般成年人都客气地摆手不会接受,小朋友们会忍不住接过来,他们自己吃了一口都会露出惊喜的表情,然后把食物递给身旁的亲人,这亲人大多都是他们的祖父母。
玛雅人都听到了祭司对祭塔顶上的人喊话,认为战士们也是羽蛇神大人派来的,再加上吃了战士们分给他们的口粮,纷纷从家里带来食物回馈给战士们,基本都是南瓜,毕竟像辣椒黑豆这些产量都不高,只有贵族可以享用。
南瓜战士们是见过的,他们自己的营区空地上就种了南瓜,早就摸索出了南瓜的多种菜谱,大伙把南瓜送到炊事班做出了跟玛雅人截然不同的味道,炊事班所在的地方被玛雅人围得几乎水泄不通,他们对炊事班的战士们做的事情都十分好奇,包括看着炊事兵给南瓜削皮都惊叹不已,毕竟除了极少数人拥有的黑曜石刀,他们自己并没有任何工具可以把南瓜皮削掉,而黑曜石刀当然不会拿来做这样的事情,毕竟打磨一把黑曜石刀极为不易,而且黑曜石刀还很脆,割肉可以,砍一些硬的东西容易断。
他们还对战士们带来的炊具极为好奇,部队使用的大锅本来就比普通家庭使用的大,他们会又摸又敲想搞清楚是什么做成的,他们自己的炊具只有陶罐陶盆,盛水储存粮食都是使用陶罐。
不过别说是玛雅人了,铁制炊具一直都是华夏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不光是游牧民族需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货物,明朝时皇帝回赏给前来朝贡的藩属国的物品中就有铁制炊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古代的冶金技术一直都是处于世界前列,技术遥遥领先,玛雅人对这些炊具爱不释手也很正常。
随着炊烟袅袅升起,祭塔广场一扫祭祀时的血腥味,饭菜的香味飘荡在广场四周,海军战士们也很久没吃到这么丰盛的食物了,岛上的土著人没像半岛上的人那样进行农耕,拿给战士们的只有鱼和一些在丛林中采摘的野果。
按照张晓珲一贯的习惯,他都是跟士兵们一起用餐的,但是因为要维持高高在上的羽蛇神护法的人设,他破天荒在里屋自己吃饭,而且邀请城主豹头祭司鹰眼一起进食,城主跟祭司看着自己面前餐盘旁边放着的筷子傻了眼,虽然心
中很想象张晓珲那样使用筷子,却怎么都夹不起食物,他们也不好像以往那般用手拿着食物进食,看着张晓珲灵巧地使用筷子取用食物,他们忽然感觉到用手拿食物显得很粗鄙,下决心一定要学会使用筷子。
部队都是实行分餐制,张晓珲请城主祭司一起吃饭也一样,看到他们尴尬,张晓珲让亲兵给他俩换了勺子,餐盘跟勺子都是纯铜的,沉甸甸黄橙橙的散发着奢华的光芒——这只是在城主祭司眼中看来是这样,毕竟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金属制品,使用这般的餐具,品尝着美味的食物——明明原料都是玉米面和南瓜,可这些神族们做出来的食物味道就是不一样,比他们自己做的好的多。
夜幕降临,张晓珲在自己屋门外挂了一盏大乾生产出来度数最高的电灯泡,光线穿透了尤卡坦半岛上千万年以来的黑暗,惊得围观的玛雅人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对着灯泡祷告,以为这光亮是羽蛇神大人要现真身。
及至第二天战士们早上操练,杀气腾腾的气势又让玛雅人退避几分,除了不懂事的孩子,成年人跟战士们交往时便保持了一丝敬畏,这正是张晓珲想要的效果——既让玛雅人清楚华夏军队不会伤害他们,又要让他们明白华夏军队不容轻视。
等到雨水按照张晓瑛给到的时间落下,玛雅人欢天喜地,城主跟祭司对张晓珲更加敬畏,只恨自己没有办法跟张晓珲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