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吴甡将事交代清楚后,朱由检又让人传来了周延儒把招降郑家的方略讲了一遍,好让他去登州与郑鸿逵面谈的时候,心里更有谱一些。
现在内阁和咨巡院的分工差不多明确了,内阁务实、咨巡院务虚,一些名义上的重大场合,主要由咨巡院负责张罗。比如这次与郑家的谈判,周延儒出面就比较好,首先他的资历和地位够份量,郑家没理由挑不是,老周是能够代表朝廷最终意愿的。同时谈判这种事哪,谁也不知道进程会怎么样,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事给搞定,要是让内阁成员过去的话,太耽误事了。
“太师、你此去登州哪,全权代表朝廷,若是郑家痛快、可以在登州用大司空印将招降书发了、公之于众,以安其心。这事办完了,太师也不用着急往京城赶,趁着这次到山东的机会,好好游览一下齐鲁大地的风光,同时哪巡视一下山东的一些府县,看看民间现在的情势,生机恢复的情况,各级官吏是否尽心履职,将朝廷的一系列政策落到实处,真正的百姓现在对朝廷政策是如何看的?朕说的是真正的百姓,可不是像东林以前搞的那样,把少数读书人的意愿强行解释为天下百姓的意愿。”ωωw.cascoo.net
“老臣到了山东,定会为陛下收集来正经百姓的民声,定会对目前山东的吏事进行详尽调研,好为陛下做好咨议工作。”
“有劳太师了,不过太师也不用太过劳心,将身子骨给累着。慢慢转、慢慢游,无需太过操切。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慢有慢的好处。咨巡院的工作不像内阁,内阁和朝廷其它部门哪,是拉车的、自然求的速率,而咨巡院是负责让车行稳致远的,所以放慢节奏,才能将事情了解全面、才能更好的掌握方向。”
“老臣明白陛下的意思,陛下治国心思缜密,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周全,这也是大明能从泥潭中走出来的关键。这段时间老臣闲了下来,有时间回看最近几年的国
。事、政事,越看越觉得心惊,前几年真是危若磊卵,不是陛下抽丝剥茧将国事理顺,大明天下真是随时都可能倾覆。”
“国事向好是群臣共进的结果,非朕一人之功,太师可莫要给朕脸上贴金了,没有太师这等老成持重的贤相辅佐,朕就是有再大的本领也难回天。”
君臣二人说着说着,就开始了一番商业互吹!没办法,现在一个是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一个是越来越想当甩手掌柜的明君,两人不互吹一番丰功伟绩,怎么对得起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岁月哪?
“陛下、到了鲁地后,老臣想去趟曲阜,拜祭孔林,不知可不可以?”
“拜祭孔林?这事有些敏感啊。要知道虽然孔家现在也开始纳粮纳税了,可衍圣公始终没有出面对此事进行表态,并且明里暗里的对朝廷一体纳税的政策进行掣肘。”
“老臣去曲阜,就是为此事去的。他们孔家是千年豪族,应该有些见识。老臣去,就是想看看衍圣公能不能拎清形势,积极配合朝廷的大政,莫要让孔家受了祸事。”
“既然太师是这样的想法,朕觉得去一趟曲阜倒是合适。朕对孔家没有任何敌意,但朕的原则就是既然都端着大明这碗饭,哪就不能有人只吃饭而不出力。皇家享了国利,同样得为国出力更何况是士绅和读书人,包括孔家也不例外。他们孔家换个天下,照样能享福分国利,所以更不能容忍他们只吃大明的饭而不为大明做贡献了!”
“还是圣上看的通透!老臣此去,定要将这事给孔家说明白。”
“嗯!这样吧、太师既然要去孔家不带份礼去,怕是有点不合适。朕给太师准备一份礼物带给孔家。孔家若是对积极配合朝廷大政态度良好,除了能享受国朝国公的一应待遇外,朕特批每年给孔家两万银元的经费,由衍圣公负责以编年的方式,编修孔氏国史!每年编修的国史一式两份、一份孔家封存保管,一份藏进大明图书馆封
。存!封存过程中除了孔家人外,任何人不得观阅。每份国史封存够五十年后,方能解封、供国人查阅!”
让孔家独立编史,是穿越之前看的一本烂小说上给孔家安排的工作。朱由检觉得这个方式挺好,孔家来做独立编史的活确实得天独厚,别的民间势力还真没人家那个条件。只有一条,大明哪怕再次亡国了,人家孔家都会安然无恙,这条件还有谁能比的上?这么做也算是让现在的孔家,真正的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正事。
“陛下,这么做孔家会不会乱修国史,随意抹黑朝政啊?”周延儒没有将话说透,他其实在提醒皇帝,你现在把孔家这么整、还让人家修史,且不加监管,这不是上杆子找不自在吗?
“乱不乱修是他们的事,五十年后解封,那个时代的人看现在的事,应该会有个大致分明的态度。朕和朝廷做了错事,让后世的人批判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反倒是还能再为大明出份力,让后人有个反面的借鉴对象。至于他孔家信口胡说、随意编排、以及敷衍了事不认真编史,咂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招牌。作为一个千年豪族,没有这份远见和肚量,那还有继续延续的必要?朕、朝廷、以及大明,孔家若是不能视为过眼云烟,而小肚鸡肠的斤斤计较,哪是对他们自己家的传承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