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601章 大棋!给新复地区开公私合办大学的口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1章 大棋!给新复地区开公私合办大学的口子!(1 / 2)

绝境求生崇祯帝第601章 大棋!给新复地区开公私合办大学的口子!

人这玩意永远是不能满足,就比如进士出身的人,是很难对地方七品的官职动心思的。因为对他们来说,正七品的官职就是天经地义的存在,是仕途刚起步阶段的过渡官职。现在让他们去担任从七品的副职,心里怎么可能会接受?这简直是有辱他们的身份和才学!

同样的道理,现如今的大学生,对进入地方乡镇任职也看的很澹,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的才学绝不只是一个七八品的小官所能承担的,当七八品的官,也就是为了资历和过渡而已。

这样的心态和后世的大学生完全没法比,在后世、大学毕业后有个编制已经是顶好的就业门路了。刚起步就是科处级干部?这种事想都不敢想啊!

心理不平衡怎么办?忍着呗!他们以为现在这样的情况是最差的情况了,殊不知再过一二十年,能有个这样的待遇就已经是好的不得了了。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深入,往后的大学生都会越来越不值钱,朱由检现在都开始琢磨用什么办法进一步扩展大学生的就业门路,最好是让他们到民间就业哪!

“学士、今日既然说到了官员选任的事宜。朕就想到了新复地区学子的前途问题,他们中肯定是有一批人才的,可是由于与朝廷现有的学制脱节太多,让他们现在来报考大学,很多人未必能考的上,即使考的上也未必适应现在的学制和学业,这该如何是好?”

“陛下所虑,确实是当下的一个大问题。臣的想法是要不按之前给山东的政策来行,各大学分省定额?先用几年过渡,然后再考虑统一开科录取?”

“各大学分省定额?这是个办法,不过这样一来新复地区录的学生到了大学未必适应学业啊。同时也对直隶等地的学生有些不公!毕竟他们将名额占了,其它省份入学的名额就少了。”

“是啊!可朝廷毕竟是全天下的朝廷,取士选官还是要兼顾各个地方,不能因为学制跟不上而将他们拒之门外,如此一来会出问题的。”

“这样吧,从今年起各大学先扩招二成名额,这二成专门给新复地区的学子,等新复地区的学制改革跟上以后再行统招。此为其一,其二是在中原和山西,再建两所师范,新建的两所师范有三成名额只针对本省学生,另外七成全国统招。其三是鼓励中原和山西各建一所公私合办的本科大学和两所专科大学,公私合办的大学,朝廷只定录取名额和审定教学科目,具体录取章程和方式由学校自定。”

“啊?陛下、这怎么能行?科教是国家选仕的根本啊,由私家参与且自定招生章程,岂不是乱了国纲!专科还好说一点,本科万万不能开此先例啊。”吴生被朱由检大胆的想法给惊住了,为了照顾新复地区的士子用的招数也太勐了一点吧?

“大学是大学,朕没说选仕也和朝廷公办的大学一体对待啊。公私合办的大学,教学科目必须要由教医厅来审定和全程监督,每年对资质审核一次,若是审核不通过,下年不再有该科目的教学资格和招生资格。招生人数也必须严格执行既定名额,学校无权做任何变动。完成学业毕业的学生,本科学校朝廷会再行组织一次毕业考试,暂定只有四成学生可享受与公办大学一样的待遇,其余毕业生朝廷承认其学历,但不解决就业,由其自谋生路!专科的话,朝廷只解决两成的就业,剩下的自谋生路。”

“可这样一来,没法入仕的大学生岂不是白读书了?”

“书哪有白读的?只要他们认真完成学业,到了民间也是能发挥作用的,朝廷需要读书人需要人才,民间百业同样也需要读书人和人才,将人才全集中到朝廷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让民间有一部分可用之才才可以!另外、这样做,也是给一些暂时不能适应新学的人一个门路,他们只要在大学刻苦学习,就能有弯道入仕的资格,算是一种过渡和补偿吧。暂定中原和山西新办的公私合办的本科每所学校首批录取名额为五百人,专科每所录取名额为六百人,往后再根据运行情况和效果考虑是增加名额还是减少名额,甚至停办也不是不可以。”

一所本科招五百人,也就是多了两百个入仕名额,吴生想了一下觉得影响不大,便不再开口与皇帝搬扯了!大学扩招能给新复地区给一两千名额,加上本地办的师范,政策已经够照顾中原和山西了,再加上公私合办的这个小口子,在吴生看来皇帝对中原和山西两地的读书人简直不要太好。

不要小看公私合办的大学给的这点名额,这个小口子可是不得了,录取的决定权在大学手中,操作的余地是相当大,这简直是在给地方关系户送官职名额好不好!为了安稳这些新复的地方,皇帝可是给了大恩情,吴生觉得山西和中原的那帮家伙要不是再不承这个情哪就太不是东西了!

朱由检开这个口子,真是为了向新复地方的势力人家施恩?他们没那么大面子,也不值得给这份恩情!

这么折腾,是为了下一盘大棋!撕开学而优则仕的口子,为大学生通过民间就业渠道进行就业铺平道路。现在的情况下,公立大学是不具备撕口子的环境的,只能用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来完成目的了。过上几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