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
秦天纵倒也注意到了一些官员的神色。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大夏如今才立朝没多久,乃是利益瓜分的最佳时期,一些官员的心思倒也活络了起来。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他也不会以王权强制要求什么,也要求不了。
你可要求大夏官员必须是绝对清流,但当不当官那也是众人的选择。
一个逼急了,说不定有些人就跑到其他地方去了。
如今大夏各方面人才缺乏,若是真没人做官了,难道他一个包揽全局?
再说了!
就算是国之良相的诸葛亮可能避免不了私心,又何况其他人呢?只要是人,都没法避免。
所以只有天真的人才会阻止这样的事情形成,他自然不在此列。
想要杜绝此事,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国”的本质本就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只是如何使用工具,分配各方利益就是看他操刀了。
一代贤君,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维持王朝稳定,还能以此对外扩张。
而昏君,却是大刀阔斧,上下齐手,看似做了许多,但一点用也没有,还会造成王朝动荡,内部斗争不断。
如同隋炀帝杨广!
他虽然开运河,重科举,隋朝内部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甚至可以对外开疆拓土,但结局呢?还不是被人冠上了昏君的帽子,落得个人亡朝灭的下场。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自身又没有力压王朝的力量。五姓七望才会纷纷起兵,最后被李唐所灭。
华夏三百年治乱循环,就是不断的利益分配的过程。
灭世家,换朝代,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
不过,如今到了异世,就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了,但本质却是不变。
内部的世家必然会形成,现在就有这个趋向。
杨业的杨家、李成梁的李家、乔玄的乔家、甚至后续的云家等等都是如此。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得大夏稳定,并能够屹立诸天,就是他需要操心的事了。
这科举便是稳定大夏内部的手段之一。
强化科举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选士公平公正,坚决不能让其成为世家大族垄断人才的工具,这一点不能改变。
若真是被垄断了。
固然大夏气运掌握在他手,但若是王朝上下纷争不断,这是会影响气运的,甚至会给大夏带来灭顶之灾。
当然,其他手段他倒也做了。
比如,任用刘成彦、王恒等草根人士,营造大夏世家、名士,以及底层之间的平衡,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而非是支持一派、或者两派。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刘成彦的风闻奏事很多,他都留中不发的原因。
刘成彦在朝堂的人缘不是特别好,但其公心可鉴,文人傲骨一直没变,他又如何会听那些风闻奏事呢?
不过,他也并非天生帝王,有许多事情还需要学,
但将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他还是能做到的,至少如此操作下,大夏维持较稳定的局面不是什么大问题。
收敛了一番飘飞的思绪,秦天纵再度出声道。
“科举之事就议到此!诸卿汇报一番此次大夏立国之战的收获吧!”
听提起了收获。
众人皆是镇定了心神。
科举什么的都抛在了脑后。
清点收获,那可是真金白银的利益分配,比长线投资要清晰得多。
此次收获的清点,自然是先从军方开始的。
若论此次谁的收获最大,除了独揽大权的夏王秦天纵外,便是军方了。
毕竟从倭人到兽人王朝,再到凶兽。
那一番战斗下来,可是收获颇丰。
战争,永远是财富最大的来源,这不论什么时候都是绝对的真理。
消耗越大,收获越丰。
“子房,你带个头吧!”秦天纵直接点名了太尉张良。
张良也不意外,率先站了出来。
随即命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报告分发到了一众官吏手中。
魏宗贤也将张良早已经呈递上来的折子递给了秦天纵。
大夏组成的成份复杂。
但有一些事情上,却是以现代为准,那就是信息处理方式。
现代的信息处理方式自然是大夏官员的必修课,而且还极为方便,只要稍微学过一番,便能一目了然的知晓各项数据。
若是现在大夏官员不会看图表。
那恐怕都没资格入朝为官了。
文武百官看着手中的报表,脸上都是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好赚钱啊!!!
发展半年,不敌一仗。
难怪历朝历代都喜欢打仗,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当然前提是要赢。
秦天纵看着折子里的报表也是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他对数据比较敏感。
而且其本就算是大夏最富有的人,自然知晓张良呈递上来的东西价值。
光是这一份报表,那这场战斗就算没有任何政治进展,那也是绝对值得的。
待百官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