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轰
雨在下,闪电划过了阴沉的天空。
初夏时节,吕梁、横山一带的山间,已被暴雨笼罩起来,地势纵横的山豁间,矮树、灌木与裸露而出的土石,都笼罩在灰蒙蒙的大雨当中。
看来渺小的一队人影,在半山腰的大雨中缓缓穿行。
靠近吕梁主脉的这一片山岭间道路难行,许多地方根本找不到路。此时行于山间的队伍大约由三四十人组成,多数挑着担子,都身披蓑衣,担子沉重,看来像是过往的商旅。
西北荒凉,民风彪悍,但西军镇守期间,走的路途毕竟是有的。当初为了筹集边关粮食,朝廷采取的方法,是让边民将每年要纳的粮主动送到军队军营,因此西北各地,来往还算便利,然而到得眼下,西夏人杀回来,已破了原本种家军镇守的几座大城,甚至有过好几次的屠杀,外界情况,也就变得复杂起来。
秦有石乃是这支队伍的首领,他本是平阳西北的商户,去年年末到保安军一带贩卖冬衣,顺便带了些私盐之类的贵重物,准备到边境之地换些货物回来。西夏人攻延州,将他隔在了路上,虽然大雪开始封山,但东面战乱一片,走也走不动,他在附近村落被滞留数月,整个西北的情况,已经是一塌糊涂了。
战火蔓延,不断扩张,不久前秦有石听说种冽种大帅杀将回来,仍旧输给了西夏的拐子马。西军将士溃散,西夏人四处肆虐,他见了许多破城后逃散之人,打听一阵后,终于还是决定冒险东行。
中原已经一塌糊涂,据说女真人破了汴梁城。肆虐数月,京城都已经不成样子,西夏人又推过了横山,这天下要出大变故了。虽然大部分难民开始往西面、南面逃窜,但秦有石等人不行。平阳、耿州等地虽在东面。但西夏人毕竟还没杀到那边。
他们的家人还在啊。
西北四战之地,但自西军强大后,他们所处的地方,也已经太平了许多年。如今西夏人来,也不知会怎样对待当地的人,逃难也好,当顺民也罢。总之都得先回去与家人团聚才是。
西夏大军破了清涧、延州等地。此时已经开始往周围威逼过来,但西北毕竟地方不小,西夏人如今也掌握不了所有地盘,雪融冰消时,开始大规模地逃离居住地的人们更加多起来,往南的往北的往东的往西的都有,秦有石打听了一番,带着冬天屯下的不少货物与商会的伙计们开始东行。此时东面已有不少西夏军队在活动。一行人躲躲闪闪,速度缓慢。后来想要进入平素难行的山中冒一冒险。才遇上了队伍前方那两个奇怪的年轻人。
话说从头,西北一地,受西军尤其是种家泽被颇深,西北的汉子感念其恩,也极有骨气。大军杀来时,清涧城、延州城等地都进行过激烈的厮杀反抗,虽然最终无济于事,但即便溃兵、流民四散时,也有不少义气之士组织起来,意欲与西夏大军拼杀的。
如此一来,这个冬天里,在逃难的流民之中也传出了不少义烈之士的传闻与故事,谁谁谁在逃难途中与西夏步跋厮杀牺牲了,谁谁谁不愿意逃离,与城偕亡,或是谁谁谁集结了数百好汉,要与西夏人对着干的。这些传闻或真或假,其中也有一则,颇为奇怪。
说是清涧、延州城破后,流民四散,西夏兵一路追杀抢掠,有一支部队却从山中杀出,掩护了难民逃走。在大雪封山的冬天里,他们甚至还会帮助一些家中已无任何财物的难民,送上些许粮食,供其逃命。事实上,无论流散军队还是绿林义士,做这些事情,倒还不算奇怪,这支队伍奇怪的是他们让人写两个字。
这支队伍救下人后,据说会跟人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概的意思可能是,大家是华夏子民,正该守望相助。这句话堂堂正正,倒也不算什么了,但在这之后,他们往往会拿出本子,让人写下“华夏”这两个字来,不会也没关系,他们还会教人写这两个字。
试想城池破后,大雪累积的山岭上,军队救下了难民,然后让他们拿着树枝在雪地上写两个字这一幕怎么想怎么奇怪。但世间传闻就是这样,模模糊糊,不清不楚,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瞎说的东西也多,往往做不得准。秦有石隐约听过两次这故事,当做别人瞎说的事情抛诸脑后,虽然后来又听说一些版本,诸如这支军队乃武朝叛军,这支军队乃种家嫡系、乃折家将等等等等,基本也懒得去深究。
却是在他们快要进山的时候,与一支逃难队伍无意间汇合,有两人见他们在打听山中道路,竟找了过来,说是可以给他们指指路。秦有石也不是第一次在外行走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道理他还是懂的,然而交谈之中,那两人中为首的年轻人竟问了一句:“你识字吗?可会写华夏二字?”
秦有石当即想起那个传闻来。
其时西夏人正在周围的大路上四处封锁,秦有石的选择毕竟不多,他口头上虽不答应,但进山之后,双方还是遇上了。秦有石手下的这帮人也都是行走西北的汉子,多半带着武器,他让众人警惕,与对方接触几次,双方才同行起来。
对于秦有石来说,这倒也是无奈之下的赌博了,想要回家,一时半刻又没有向导,终究不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