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风起明末> 第二百六十五章 终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五章 终战(1 / 3)

三月初三,青山关沦陷的第三日。

就在东方放光,天地初明之时。

一队骑兵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驰而来,进入了遵化明军大营,将盛放着陈国威首级的锦盒放在了高起潜的案前。

仅在两刻钟后,遵化明军大营中便响起了聚兵的鼓声。

千军应旗,万马齐鸣,驻扎在遵化城东的两万余名蓟辽营兵已是踏出了营帐之中。

官道之上,无数火红色的旌旗在劲风之中猎猎而动。

跨乘着战马的关宁精骑自平整的官道之上席卷而过。

……

内地行军,不必携带过多辎重,道路坦荡,大军保持战力一日可以行进六十里左右,骡马多的部队行进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青山关距离三屯营有一百余里,距离遵化约有一百六十里,分别是两日和三日的路程。

陈新甲领兵驻防在蓟州镇的驻地,距离永平府府城则有大概二百三十余里。

而从永平府的府城到青山关,距离却是超过了三百里。

若是孙传庭想要带领部队赶制青山关附近,正常行军需要五日的时间,哪怕是急行军,也需要四天的时间,三天的时间太过于紧迫,要求每日行进百里。

对于骑兵来说一日行进百里还能保持一定的战力。

但是对于步兵来说,一日行进百里,那就真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了。

近现代的战争之中,使用远程枪械,在经历了强行军之后的精锐部队,尚且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才能投入战斗。

现如今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火器的性能和威力并不足以彻底淘汰冷兵器,冷兵器还是这个时代战场的主导,白刃战的胜负往往决定着战役的胜负。

强行军的部队在行军的途中早已经耗尽了体力,难以立马投入战斗,甚至因为消耗过大,强行军后的部队姚休整许久才能上阵搏杀。

清军之所以选择从青山关出关,很大程度之上是因为孙传庭带领明军主力进往了永平府的府城。

算准了孙传庭驰援青山关,起码需要四五日左右的时间。

四五日的时间,攻陷了青山关后,完全可以将大量的辎重运输进入青山关内,同时在周围安然布下防守。

孙传庭虽然知晓清军也可能从蓟州镇和遵化附近的关卡出关,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关外的清军不断袭扰永平府东北处的关卡,意图里应外合。

孙传庭只能是带领主力进驻永平府府城,来阻止清军向东北方移动的企图。

如果不去,或许佯攻就变成了真攻。

孙传庭其实并没有多少的选择。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相较于清军带来的压力,朝廷带来的压力更甚。

孙传庭吸取卢象升此前追击的教训,定下了抄前之法。

然而此前清军主力却是按兵十余日不动,孙传庭也因此按兵不动,度过了极为寂静的半个多月时间。

朝中对他的抄前之策也渐渐起了疑虑之心,孙传庭也遭受到了不少的攻讦。

甚至连崇祯都亲自下旨讯问,圣旨态度森严,向孙传庭问责。

问孙传庭为什么像是在找寻借口推脱避让,又问为什么前一步上疏说专任建、冷,而后又上疏言清军欲趋永滦,一直按兵不动究竟想干什么?

孙传庭这段时间,不仅要应对动向不明的清军和节制从不同地方到来的各镇营兵,还要应付朝廷内部的攻讦和讯问,几乎焦头烂额。

陈国威弃官而逃的事情,其实是撞到了孙传庭怒火的枪口之上。

眼见各式各样的事务越发的繁多,剪不断,理还乱。

孙传庭索性拿出了当初在陕西解决问题的办法——杀!

尚方剑所至之处,人头滚滚落地,一百多颗落地的人头,使得孙传庭重新掌控了局面。

……

崇祯十二年,三月初五,青山关南,太平寨。

陈望牵引着座下的枣红马,带领着甲骑缓缓的向着太平寨的高坡处行进而去。

太平寨是青山关山下的一座民寨,这里曾经生活着一百余户人家,但是现在这一百多户居民早已经是死的死,散的散。

原本楼阁林立的太平寨,此时只剩下一片片被烧毁残壁断垣。

民寨之中,飘荡着淡淡的鲜血腥臭味和刺鼻的硝烟味,显然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激战。

民寨中央的位置,三十余具尸体被摆放成三排,堆放在一起。

这些死去的人,大多都身穿着盔甲,穿的的鼓鼓囊囊,还未被除下。

这些人都没有戴着头盔,他们的头颅都暴露在冰冷的雪地之中。

他们的头顶全都没有头发,青色的头皮暴露在外,只有在脑后的位置有着一小撮的头发,绑成细小的金钱鼠尾辫。

头顶的发型和身上的打扮无一不表明着他们的身份。

这些死去的人正是原先驻防在太平寨内的清军甲兵。

陈望一路领着甲骑登上了太平寨外的高坡。

从这里可以观看到整个青山关的正面,以及山道周围一切的风吹草动。

雪花纷纷扬扬,寒风冰冷刺骨。

视野之中,是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