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我的科学时代> 第二百六十九章 碱性转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九章 碱性转炉!(1 / 2)

民国时期的大学招考,有点类似后世大学新生报到,属于整座大学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两天。

七月七日到七月八日,将会有数以千计的全国考生来到清华园,参加大学招考,而在这个时间段,恰逢老生还没放假回家,不少本校学生就会抓住这个珍贵的机遇,帮助这些前来考试的外地考生。

如果双方看上了眼,就会上演一场才子佳人的故事。

然而……

余华实在没有心思发展学妹,折腾这些偏向感情方面的事情。

“行吧,不聊这些,图纸带来没有?”庄教授看着余华的样子,倒也不多劝,笑了笑,随即开始今天的工作。

昨天成功完成空分设备总成设计,今天,则要进入氧气顶吹转炉项目。

“带来了。”余华点头,从随身携带的书包里,取出二十余份卷好保存的设计图纸,尽数摆放于工作台表面。

这些是三孔氧枪总成设计图纸和一系列结构设计图纸,以及氧气顶吹转炉概念图,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工业国而言,这蕴含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资料的二十余份设计图纸,堪称无价之宝。

“教授,我们面临的最后一个问题就在这里——转炉结构和耐火材料,这是炼钢主体,您认为我们是应该开发新型转炉和耐火材料,还是用老转炉先顶着。”余华翻开氧气顶吹转炉概念图,右手食指对准转炉,说道。

转炉结构和耐火材料,这是整个项目最后一个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说复杂不复杂。

目前解决思路有两个,开发新型转炉和耐火材料,使用老转炉顶着。

庄前鼎双眼氧气顶吹转炉概念图,眼中泛着智慧的光芒,仔细思索片刻,站在理论角度给出建设性意见:“从理论设计上讲,我们已经拥有了空分设备和三孔氧枪,客观上满足连续制氧和炼钢送氧的条件,唯一欠缺的就是以转炉结构和耐火材料为基础的炼钢主体,我认为可以基于托马斯碱性转炉作为炼钢主体,暂不开发新型转炉,一是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二是节约时间,三是可以通过碱性炉衬和石灰石,完成铁水脱磷,高磷铁水的问题不容忽视,你觉得呢?”

托马斯碱性转炉,这种诞生于1879年的转炉结构设计,目前算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最主流的炼钢转炉设计,最早的贝斯麦转炉由于无法容忍的技术缺陷,已经被世界钢铁领域抛弃。

庄前鼎的技术思路很简单,暂不耗费资金和时间研发新型转炉,直接利用托马斯碱性转炉作为炼钢主体,完成氧气顶吹转炉最后一块拼图。

作为第二代转炉的托马斯碱性转炉,其优势不容忽略,造价仅为大容量平炉的三分之一,技术非常成熟,不存在任何限制,还有解决铁水脱磷的致命缺陷。

事实上,如果忽略无法大量使用废钢的缺陷,托马斯碱性转炉简直堪称完美。

“我赞同您的思路,开发新型转炉和耐火材料,耗费太多时间。”余华点头赞同,他本就有意选择第二个解决思路,用托马斯碱性转炉作为炼钢主体,待日后再开发新型转炉。

要知道,历史上第一台2T级实验氧气顶吹转炉,便是基于托马斯转炉为基础开发演变而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庄前鼎得到余华的支持,脸上笑了笑。

路线敲定,要做的就是拿出具体的转炉结构。

这点,对庄前鼎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整个人取来一张崭新设计图纸,没有丝毫犹豫,右手执笔,轻车熟路绘制2T级托马斯转炉图纸。

2T级托马斯转炉听起来很重,可按照钢铁密度7.85g/cm3换算为体积的话,只有0.254立方米。

考虑到留有20%的安全冗余体积,转炉熔池理论总体积为0.3立方米左右。

0.3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一个小水池而已。

凭借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庄教授轻轻松松就拿出了整个碱性转炉的主体结构,熔池高59厘米,半径40厘米,炉衬采用碱性耐火材料,由高纯度白云砖构成,中间设有一层钢板隔离,第二层隔热层采用石英砂填充,最后再用一层钢板包裹形成炉壳。

“炉体内部结构大致就是这样,你看看有没有问题。”过了十几分钟,庄教授完成转炉内部结构设计,丢下铅笔,端起放在一旁的水杯,朝着余华说道。

话落,水杯凑到嘴边,抿了一口。

这天气,着实炎热。

“没问题,不会出现炉体熔融的情况,热效率为……”余华根据设计图纸上标注的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十数秒后,给出工程热力计算数据。

“好。”

庄前鼎得到结果,点了点头,放下水杯,再次取出一张设计图纸,这次主要设计炉体外部结构,耳轴、托圈、轴承座和最重要的倾动装置。

转炉坐落于轴承座之上,轴承座连接倾动装置,通过电机运转实现正反270°大角度倾斜,完成铁水注入和钢水倒出的动作。

转炉之所以叫转炉,正是因为这个倾动装置。

时间缓缓流逝,余华和庄教授两人高度默契配合,2T级转炉研发效率高的令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