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孤星小说>历史军事>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3 / 4)

模,更是前无仅有。

北直隶每年的日照时间在五十到六十天,阴晴不定,主要还是靠夏季和秋季。

如果日照好,一亩盐田一天产盐千斤并不难。以眼下两万亩盐田的规模,明年盐场的产出在三四亿斤左右。

这么多私盐,足够摧毁整个北方五省的私盐贩子了。

只要牢牢占据北方私盐市场,朱由检也就可以开始稍微提价,然后谋求击溃南方私盐市场了。

哪怕没有击败,但北方的市场,哪怕保持五文一斤的私盐价格,也能收入一百四十多万两,每提高一文的盐价,便能多收入几十万两。

提高盐价会苦了百姓,朱由检知道,但他手里只要有银子,就可以发银子搞道路、驿站、水渠等民用基建,再把银子发到百姓手上,循环经济。

想到这里、朱由检转身便准备离开盐场,王承恩和曹化淳也带着骁骑卫和锦衣卫护送。

最后朱由检拿了粮食亩产的文册,随后在曹化淳的帮忙下上马,末了交代了一句王承恩:

“承恩、留下十万亩试验田就可以,其他的田地发给当地的百姓,收为御马监佃户。”

“试验田就种植番薯,还有少量土豆和玉米、水稻、麦子、蜀黍就行。”

“日后燕山所的学子扩充后,这片试验田会用上的。”

“奴婢领命。”王承恩作揖回礼,而朱由检也微微颔首,踏上了回京城的路程。

这一路上、他在想如何提高粮食亩产。

搞杂交水稻没技术和条件,但筛选良种,培育良种还是可以做到的。

哪怕只能让粮食增产十几斤,几斤,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更何况还可以搞杂交家禽牲畜。

以朝廷付出财力来牵头,朱由检就不信,不能搞出一些优良的品种。

这么想着、他紧赶慢赶,终于在两天后的九月二十八这一天回到了京城,并前往了养心殿,将试验田的文册交给了好皇兄。

“亩产八石?亩产三石?”

养心殿内,当朱由校看到文册上的各种记录,他第一反应就是“夸大其词”。

但当他抬头看向了自家弟弟,随后见到对方严肃的模样后,才知道了这事情不是说笑。

他合上了文册,对魏忠贤道:“去宣叶阁老前来。”

“奴婢领命……”魏忠贤作揖回礼,随后让人前去传唤在文华殿办公的叶向高。

当叶向高急匆匆赶来时,朱由校便让人将文册递给了对方。

叶向高一头雾水的翻看着文册,当见到亩产八石的番薯、以及亩产三石的马铃薯记录后,几乎屏住了呼吸。

作为一个福建人,叶向高可以说早就见过番薯和马铃薯了,因此他决然道:

“万岁、此事断然不可能!”

“老臣生长于福建,上次辞官归乡后,便回家见到了有人耕种此二等作物,但番薯也不过是亩产二三石,马铃薯不过亩产半石罢了。”

“那是因为种植的方法不对。”朱由检抢先对叶向高解释道:

“叶阁老可以仔细看看这书上的耕种方法,可是与福建百姓不同?”

“嗯?”听到这话,叶向高翻了翻文册,果然在之后找到了种植的方法不同。

在文册上,将两种作物有可能遇到的病害、以及种植方法,预防病害方法都说了出来。

逻辑之严谨、流程之完整,自然要比用种寻常蔬菜方式的福建百姓更合理。

看完之后,叶向高心里的石头落了大半,但紧接着又反应过来道:

“此作物如果由朝廷推广,恐怕百姓难以信服……”

农民是执拗的,他们执拗的只种植自己了解的作物,这并不是傻,而是他们的抗风险性太低了。

大部分的农民没有入城打工的资格,也没有那么多工作给他们,因此他们只能守着田地。

一旦种植新作物失败,那么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不过对此、朱由校却很开心的笑着对叶向高道:

“阁老所言,与弟弟所说一样,因此弟弟早就做了准备。”

说罢、他将朱由检所做的事情说了出来,而叶向高听后,最后一块石头也落地了,作揖道:

“齐王高见,如果是这样的话,估计明岁秋收之中,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地的百姓恐怕就不会抗拒这作物了。”

“唯一需要在意的便是,有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教导数以千万记的百姓耕种新作物。”

“这点叶阁老不用担心。”朱由检开口道:

“明岁收获后,孤会让锦衣卫出银子,将一些熟练的老农带往其他三省之地,教导他们耕种后,以一日二十文的工钱付账,送他们回家。”

朱由检没有说燕山所的事情,因此燕山所是他扳倒文官体系的一把刀。

眼下的文官们虽然知道燕山所,但只以为是朱由检训练新卒的地方,并不知道里面在接受教育。

等他们反应过来也没用了,眼下即将渡过第一年,只要第一年渡过,燕山所的孩童学子们都识字,那么第二年的教育就简单多了。

这些文官没有能力制止数百万佃户的孩子去燕山所就学,就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