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改土归流,其中四川行都司的大多数彝族土司回绝的态度十分强硬。”
四川行都司、也就是后世大凉山一带。
对于土司们的顽强态度,朱由检倒不是没有想到,只是他没想到这些土司一点利都不愿意让出来。
“三十二家土司兵力如何?”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的朱由检十分冷静,而陆文昭也回禀道:“大约八万人左右。”
“八万人……”听到这个数目,朱由检想了想,随后道:
“再等半年,等河套之战结束再收拾他们,军械所的产量已经跟不上扩军的速度了。”
“进来所产出的军械,先满足北军都督府和海军都督府的兵马,东军都督府目前装备的已经足够抵御建虏了。”
“是……”陆文昭应下,而同时朱由检也起身伸了下懒腰。
“传我将令,十月初一,四骑卫调往大同杀虎口,另外卢龙卫、神策卫、鹰扬卫、金吾卫的骑兵也一并调往杀虎口。”
“山西、北直隶、河南、湖广今年秋收的军屯籽粮,分别调往延绥。”
说着、朱由检转头看了一眼曹化淳,吩咐道:
“再调三百门五斤炮,一万挽马,二十万石军粮前往杀虎口。”
“奴婢领命……”曹化淳记在了心里,准备等下告诉下面的人去做。
在他领命的同时,朱由检也询问道:“水泥场的进度如何?”
“大概腊月便可以运行,四个作坊估计每岁可产出十二万石水泥……”曹化淳老实回答,而他的回答也让朱由校百感交集。
一个后世随处可见的水泥,却在这个时代让朱由检和燕山诸多工匠摸索了两年多,才最终摸索到了合适的配方。
可即便摸索出了配方,以这个时代的开采力和手工速度,四个千人级别的工厂,一年也不过能产出十二万石水泥罢了,折合不过八九千吨水泥。
八九千吨水泥够干嘛?顶多修建一条宽一丈,厚三寸,长不过六十公里的水泥路罢了。
哪怕朱由检在全天下推广,建造上百处工厂,水泥产量也不过十几万吨,顶多修建一条七八百公里的水泥路罢了。
可如果建造上千工厂,把水泥产量提高到上百万吨,这就需要上百万大明百姓参与制作了。
用上百万大明百姓可能患上尘肺病来交换这上百万吨水泥的年产,朱由检不愿意做。
因此、水泥厂不能大量的建设在大明,而应该建设在……
“殿下、这水泥估计万岁会很感兴趣,产出后要不要先送一些去皇宫?”
曹化淳的声音打破了朱由检的想法,闻言的他笑道:
“这水泥厂先建设起来,试行一下再送给哥哥看,如果可以的话,到时候用在京城的新城建设上。”
“至于扩充就不必了,我听闻南洋之地有许多昆仑奴,到时候让沈廷扬和黄龙在南洋建设作坊就不错。”
昆仑奴,也俗称为矮黑人,他们身高普遍在一米四到一米五之间,在南洋踪迹极广,数量超过百万。
用一些钱财和粮食去雇佣矮黑人来做水泥,倒是一个很划算的方法。
既不会损害大明百姓的健康,又能发展大明本土,朱由检倒是很乐意。
毕竟矮黑人们没有田地,无法耕种来获取银钱,也就没有办法享受大明带来的丝绸茶叶和各种美食,朱由检这也算是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尘肺病什么的也就无足轻重了。
“殿下、琉球和陕西送来消息了。”
正当朱由检想着解决南洋矮黑人生存问题的时候,陆修拿着两份文书走进了内院。
朱由检接过文书,一份份的打开看了起来,而对于陕西孙传庭的战略微调和战术路线微调,他并没有什么异议,只是补充道:
“四川的军屯田暂时先不管行都司,先解决其他的军屯田,秋收后的粮食也走蜀道送往宁夏。”
“另外军械所的火炮,先将五斤炮调给陕西,收复南洋估计用不上五斤炮。”
朱由检很快布置了新的一切,至于说南洋用不上五斤炮,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南洋大部分城市都靠近大海,只要有道路,十斤炮就可以下船。
况且面对西方技术的棱堡,五斤炮远不如十斤炮好用,而轻便的五斤炮在草原和沙漠上可以说最适合明军高机动性的打法。
合上文书,朱由检看向了琉球府的文书,而沈廷扬和黄龙也将与李旦等人的事情说了个清楚。
朱由检看着内容,时不时微微颌首,表示认可,不过在看完后,他还是开口道:
“福建、浙江、广东三省的军屯籽粮,秋收后运往琉球府,另外手书一份给沈廷扬,便说加大沿海诸省迁移琉球府的力度。”
“迁移琉球府后,可以选择一些人迁移南洋,日后琉球府就是迁移南洋的桥头堡。”
“吕宋、巴达维亚、旧港等地都已经有现成开垦的田地,拿下后可以留民夫开发当地。”
“是。”陆修应下,而朱由检也补充道:
“收复南洋一事,让沈廷扬和黄龙看着办,如果时机合适,不用请问我,直接开拔收复。”
“另外,大战之中俘虏的昆仑奴和土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