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叮!恭喜宿主,夺取冀州,获得奖励如下:五百年内世家发展模拟机会一次、顶流文臣线索一条、顶流武将线索一条!】
…
“嗯?”
刘备颇为疑惑,“夺取冀州的奖励,与夺取幽州的奖励相差倒是不小,按理来说此次奖励应该更加丰厚。”
为何?
除了顶流文臣武将线索之外,仅有一个世家发展模拟机会?
“难不成,世家发展模拟机会的价值比肩此前两项奖励,甚至还有过之而不及?”刘备思索片刻,也觉得应是如此。
冀州较之幽州,面积虽然小了些,但富裕程度是后者的五倍有余,人口等亦是幽州的数倍,理应奖励更加丰厚。
而如今,只多了一个世家发展模拟机会,“显然能够获悉五百年内世家发展,如此预知未来的能力,更为稀有。”
刘备平复了心情,望着这项奖励,颇为期待,“世家之重,已有显赫之状,尤其是袁绍之家,更是如此。”
桓灵二帝以来,天下分崩,群雄争雄。
袁绍、袁术是割据群雄中势力和影响较大的两个。
袁术曾先后割据南阳、九江两地,甚至一度夺取江东等地,一度僭称帝号。袁绍于初平元年在渤海起兵,翌年夺得冀州。
刘备从模拟器信息中得知,袁绍击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全盛时期占据了青、冀、幽、并四州的广大地区。
他在建安七年去世,而袁氏在河北地区的势力一直存续到建安十一年。
袁术和袁绍能够在这乱世之中,以“小”博大,迅速成为影响重大的诸侯势力,其背后家族帮衬极多。
袁术之所以能在汝南,站稳脚跟。
其主要原因,还是袁氏出自汝南,而袁术还是嫡子。
袁氏世传《孟氏易》,其中表明了袁氏历仕明帝、章帝、和帝三朝,官至司徒,立身清正,为士大夫所敬仰。
白袁安至袁逢、袁隗兄弟,四世居三公位,是与弘农杨氏齐名的公族世家。
由于袁氏与朝廷联系紧密,它在政治上与时扬抑,往往得风气之先。桓帝初年,外戚梁氏用事,袁成为五官中郎将。
桓灵之际,宦官专擅朝政,“时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隗世宰相家,推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
袁氏一面立身外朝,为士大夫所推戴,一面依违于外戚、宦官之间,以此保持“贵宠”地位于超然,无法动摇。
数十年来,朝廷官员与宦官之间争斗激烈,搞得民不聊生,矛盾突出,刘备身处社会底层,感受最为深刻。
这也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动荡和变革即将到来。
袁氏所在的汝南及毗邻之颍川、南阳一带,是当时政治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汝、颍名士在士人群体中享有极高声望。
其政治才能备妥推崇,有“汝颖固多奇士”之说。
另外,刘备自从上位徐州牧,连续打了袁术和袁绍后,他也听说了一句话——袁氏出入朝堂,依托汝、颍,加之“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如能顺应时势,自然可以在政治上有一番更大的作为。
较之三公更大的作为,还能是何出路?
自然是称帝!
袁家推出的领头羊,主要是袁绍和袁术。
前者是庶出长子,后者则是嫡子。
这也是袁术当初在得到玉玺后,会有称帝野心的原因之一——他们袁家,早早就定下了这般野望!
加之袁术获得玉玺,更坚定袁术“天命在我”的念想,僭越称帝。
至于袁绍,则步步为营,在更方面都比袁术更出彩,也更出挑。
袁绍年少为郎,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母丧期满,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此华是当时士人“砥砺名行”的一个重要途径。
之后,袁绍徙居京师洛阳,爱士养名,总而言之,就是收买“人心”,打造人设,提升自己威望。
这也让宦官们,极为厌恶这位美男子。
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
袁绍在士大夫中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逐渐气势,也在谋划自己的政治前途,他受辟为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
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统领禁军,袁绍为中军校尉。次年,灵帝去世,少帝刘辩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袁绍与何进合谋,策划诛除宦官。
为壮大势力,何进“博征智谋之士”二十余人,有逢纪、何颙、荀攸、郑泰、陈纪、王匡、王允、王谦、伍琼、鲍信、刘表、华歆、蒯越等十三人,大都是党人或其亲族。
其中,伍琼即伍德瑜,汝南人,与何颙同为袁绍的“奔走之友”。
这份不完整的征召名单显露出袁绍在拟定名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袁术时为五官中郎将,也与何进深相结纳。
按照朝廷惯例,幼主登基,多以外戚辅政,因此,何进以元舅之尊而为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