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如月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娘家,两个‘小兵’骑着自行车在前面打头阵。
“外婆外公舅舅舅妈表哥表姐,我们来啦!”没到外婆家门口,宁时夏就大声喊人,“我爸爸妈妈也来啦!”
在门口跟邻居烤火盆打毛衣的陈芳妮坐直了身子,往他们来的方向伸长了脖子瞧,扬声回应:“小秋小夏来啦!你们舅舅在院子里编竹筐,家里的鸡今天下了好几个蛋,就等你们来呢,快去叫你们舅舅给你们做蛋炒饭吃!”
在城里,鸡蛋可能算不上什么稀罕的好东西,但在他们这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小镇,鸡蛋可以攒着换钱,补贴家用买些油盐酱醋。
所以蛋炒饭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也是稀罕的吃食,难得吃到一次。
但是每次他们来外婆家,舅舅总会给他们做蛋炒饭吃。
说着话,赵如月也走近了:“嫂子别惯着他们,今天中午绍明煮了肉,他们俩可吃了不少,家里的鸡蛋留着给思芸和光伟吃。”
陈芳妮笑着说:“哪个规定吃了肉就不能吃鸡蛋了?小秋小夏爱吃这一口,我看着他们吃得多,心里也高兴。”
“就是!”宁时夏被爸爸抱着下了自行车后座的儿童椅,跑到舅妈身边,“舅妈最疼我了,我跟舅妈是一伙的!”
她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塞给陈芳妮:“舅妈吃糖!”
然后不等陈芳妮说让她自己吃,她那小手已经又从另一个兜里,拿出一把水果糖。
给周围围着火盆坐的大婶大娘小媳妇儿们,一人发了一颗:“伯母婶婶阿姨们也吃糖。”
有个大娘接了糖故意逗她:“怎么给我们的糖,跟给你舅妈的不一样呀?”
孩子对待大人的问题,有时候会比较较真。
赵如月本来还担心别人这么随口逗逗,孩子不懂就会信以为真,觉得好心发糖,还被这么说,可能会不知所措、受到打击,以为自己做错了事。
谁知她闺女仰着一张笑脸,理所当然地回答:“当然啦,奶糖可是特地给我舅妈带的,舅妈对我那么好,最好吃的糖就得留给我舅妈吃!”
赵如月以前没注意过这些,现在留心观察,女儿这些举动,简直令她叹为观止。
有些人的社交能力,仿佛天生就是满级。
仅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周围一圈女人已经被她闺女收买完了。
一个个被逗得眉开眼笑,她嫂子更是对她闺女稀罕得不行,抱着亲了好几口。
宁时秋早已见怪不怪,淡定得很,自顾自找地方停车去。
爸爸妈妈去打工后,他们经常来外婆家吃饭,舅妈就是很喜欢妹妹。
有时候晚上也留他们在外婆家,跟外公外婆或者表哥表姐们挤着睡。
外婆家哥哥姐姐多,除了舅舅家的表姐表哥,小姨家的表姐表哥也在这里住着,宁时秋和宁时夏都觉得,住在外婆家,比在自己家里住开心多了。
赵鸿发听到声音,出来看了一眼,跟陈芳妮两人不愧是夫妻,见到宁时秋兄妹俩就说:“小秋小夏来了,吃不吃蛋炒饭?舅舅给你们做去。”
也不等他们回答,转身就往厨房去。
在厨房里,他鸡蛋都磕了,才想起来好像妹妹和妹夫也来了。
又转身出来招呼妹妹妹夫:“你俩也来了啊,外面冷,快进来坐,家里今天没烧火盆,三妹你自己拿火盆和柴去门口隔壁家的火盆借个火。”
说完又匆忙跑厨房做蛋炒饭去了,赵如月真是哭笑不得:“我现在回家,还不如两个小的受欢迎了。”
“那可不!”陈芳妮学着宁时夏的话,玩笑道,“我跟咱们小夏才是一伙的!对了,还没告诉爸妈你们来了,光伟!光伟!”
“干嘛?”赵光伟在对门邻居家看电视,听到他妈扯着嗓子喊,赶忙跑出来,生怕出来晚了挨骂。
陈芳妮:“快去菜地叫你爷爷奶奶回来,跟他们说你三姑三姑夫来了。”
赵光伟站在对门邻居家门口,头还往里转着眼睛认真地盯着里面的电视看。
听到他妈的话,转头过来,看到站在他家门口的三姑和三姑夫,忙打招呼:“三姑三姑夫你们来了,我这就去叫爷爷奶奶。”
赵如月拦住侄子,往他手里塞了两个蛋黄派:“拿去吃着玩,路过你大姑家顺道叫她来一趟。”
有零食吃,赵光伟乐得差点没蹦起来:“好,谢谢三姑!”
宁绍明没让赵如月去端火盆,放下手里的东西,自己去柴房拿了点柴和稻草放火盆里。
端着火盆到门口陈芳妮她们烤火的火盆里借火,也被大娘大婶们调侃,刚刚大舅子不是叫他点火盆,他也上赶着来点,可真是心疼老婆,他也只是笑笑。
宁绍明从小就知道,这些大娘大婶嘴巴厉害得很,他嘴皮子恐怕还不如自己闺女,跟她们唠他可唠不过,笑着装傻才是最适合他糊弄过去的方法。
赵如月则揣着手溜达到厨房,走到厨房门口就闻到了香味。
赵鸿发把鸡蛋炒熟,米饭炒散,放点盐炒炒,再加入酱油和葱花,那香味一下就霸道起来。
“真香啊,”饶是赵如月刚吃完饭没多久,闻到这味道也馋了,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