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太阳已是昏黄。
赵括率领的大军,经过了一整日的行进终于来到河东郡的舒城。
看到舒城已近在咫尺,赵括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命令军队原地驻扎。
舒城只是小城,兵力不多,据斥候汇报,舒城平日驻军不过六千余,但为尽可能的降低伤亡,赵括还是打算让将士们休息一晚,明日再行攻城。
赵军刚刚扎下营寨,高平就来到了赵括这里。
“君侯,外边有两个人求见君侯。”
“求见我?”赵括并不认为秦国境内有认识自己的人,“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自称是阴阳家和农家的弟子!”
“阴阳家和农家?”赵括知道这两家也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员。
农家他还了解一点,好像是信奉神农的,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不过农家的地位在这个时代一直是比较低的。
对各国君主来说,农家就是一群种地的,可能连字都认不全,更何况是治国理政了。
而阴阳家他是一点也不了解,只知道大司命、少司命、东君之类的动漫人物。
“让他们进来吧,我也想见识一下诸子百家的本事。”
“对了,找几个护卫也进来,万一他们是秦国的刺客呢。”赵括提醒道。
“喏!”
很快,一队身穿盔甲的军士便来到了赵括营帐,他们安静地分列在赵括两侧。
随后,高平便引着两人来到了赵括的营帐。
“农家田彬见过长平君。”
“阴阳家屈翼见过长平君。”
看到二人如此知礼,赵括也急忙回礼,“赵国赵括见过两位大家。”
“不敢称大家,君侯过赞了。”田彬急忙摆手。
赵括看了看眼前的汉子,面色赤红,一身粗麻衣裤,双臂袒露,一看就像种地的,应该是农家的人无疑。
而这个叫屈翼的一身长衫、面色苍白、双手细长,一看就知道没干过重活的,赵括也不确定是不是阴阳家的。
于是,赵括便起了个心思准备考考他们。
“括早就听闻诸子百家的大名,不过一直未曾见到,如今一见心中顿有无数疑问想要求教,不知两位是否可以解答括心中疑惑。”
农家大汉听到后,马上爽朗地答道,“当然可以,君侯有何疑问尽可提,只要事关农家的,吾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括点头笑了笑,“田先生,括曾听闻,在天南之地有稻可一年两熟或者三熟不知是真是假?”
田彬拱手笑道:“君候见识不凡,岭南地区确是有一年两熟之稻,皆因那里气候炎热、水汽丰沛所致。”
“那稻可以在赵国种植吗?”
“恐怕不行,赵国气候凉爽,水汽较少,应是不能种植!”
赵括摇了摇头,“那田先生尝试过吗?”
田彬一怔,“却是没有。”
赵括笑了笑,“实践出真知,田先生试都没试怎么可妄言不可呢。”
田彬沉思了好一会,拱手说道:“田彬受教了。”
赵括摆了摆手,然后看向了屈翼,“屈先生,你认识东皇太一吗?”
“啊?”屈翼一脸莫名,“君候所说的东皇太一应是出自先祖屈原《九歌》一书中的神明,乃祖先之幻想,吾怎么可能认识。”
“原来如此,没想到屈先生竟是屈原夫子的后人。”
“括还听说这样一句话,不知是真是假?”
“君候请讲!”
“太极玄一,阴阳两气。五百年前,阴阳家脱离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极限,创出了很多威力巨大的招术。”
“荒谬!”屈翼厉声说道,“此言漏洞甚多,而且牵强附会,有诋毁我阴阳家之嫌!”
赵括觉得很有趣,这也不过是他脑海里的一部动画片中的一句话。
此时,他感觉想象与现实仿佛发生了某种交汇。
“请屈先生为括解答一二。”
屈翼平复了一下语气,“既然君候好奇,那屈某就将此言批驳一下。”
“所谓太极玄一,出自《周易正义·系辞上卷七》,此书乃周文王姬昌所著,与道家毫无关联。而阴阳两气则是出自《易传·系辞上传》,此书乃是孔夫子所著,份属儒家,虽然与我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些许文字上的一致,但核心迥异。”
“五百年前,这个时间则更为可笑,我阴阳家自邹衍先生创始以来,不过二十余年,何来的500年。”
“我阴阳家主张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只是用来阐释自然运行的种种深意,哪来的剑走偏锋,更没有所谓的天人极限和威力巨大的招式。”
“哦....原来如此,受教了!”赵括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确认了两人确实是诸子百家中的人。
“不知两位,来到此处所谓何事?”赵括终于转入了正题。
田彬拱了拱手,“君候,我二人来此是为了劝君候不要对舒城妄动刀兵。”
“原来二位是为秦国当起了说客!难道两位也是秦国人?”
田彬摆了摆手,“君候误解我等了,我二人并不是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