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觉得绝情师太是一头顺毛驴,得慢慢哄着她。
夏禹和颜悦色,“师太,穆大人说得对,修建寺庙,劳民伤财,改造金银观,能省去好多人力物力财力。
“如果我们执意不肯让改造金银观,觉定大师就得平地修建起一座寺庙。到时候,老百姓撇家舍业,去无偿地服徭役,受苦受累,心里得骂我们。
“地面上的道观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无所谓,老百姓心里的道观才最重要。”
绝情师太的目光跳动一下,那恶狠狠的神情缓和下来,看着夏禹。
“既然总长这么说了......那就让他们改吧!”
穆有为、雷捕头心花怒放,为夏禹点赞。
觉定双手合十,对着穆有为、雷捕头、夏禹、绝情师太,一一躬身行礼,道谢。
雷捕头和捕快、衙役们在旁边看着,都认为觉定文质彬彬,给人留下的印象很好。
相反,绝情师太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简直就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婆娘。
觉定要在清源县境内修建寺庙,这是上面指派给穆有为的任务,花的都是府库里公家的钱。
穆有为组织一批工匠,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金银观改造成了佛寺。
觉定撤掉了金银观的匾额,挂上了“梵音寺”的牌子。
清源县一直是道家稳压佛家,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清源县最后一个老和尚圆寂之后,清源县已经十多年没有寺庙,就连游方僧都很少见。
觉定在清源县建寺庙,就是为了壮大佛家的声势,和道家掰掰手腕,较量较量。
夏禹不在乎什么佛道之争,宗教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一个坏和尚做了坏事,不能代表佛家就是邪恶的。
一个好道士做了善事,也不能说明所有道士都是正义的。
夏禹觉得信天信地、信鬼信神,不如信自己的良心。
捉鬼斗法大会结束之后,夏禹成为了清源县的道门总长。
这个道门总长,你要想折腾,可以折腾出很多事来。你要不想折腾,一年到头也没什么事。
清源县内的道士们,纷纷拿着礼物,前来祝贺夏禹。
夏禹不收礼,还请他们吃顿饭,临走时,送给他们八字箴言:
“守法,敬道,诚信,友善。”
道士们回去,把这八个字写出来,挂在卧房里,每天瞻仰。
打发完那些道士,夏禹的生活恢复了平静,每天和张百顺、小龙女东游西逛,吃喝玩乐。
这一天,他们来到县城,发现街上聚集了一大群人,在那排队。
夏禹好奇,过去问一个大妈:“你们在这排队干什么?”
大妈说道:“梵音寺在这发米。”
“发米?”
夏禹愣神的功夫,哗啦啦,一大群大妈冲了过来,问他:
“你排不排队?”
没等夏禹说话,大妈们那看似柔弱的身躯,就爆发出洪荒之力,狠狠地撞开夏禹。
“你不排队,让一边去!”
大妈们你推我搡,为了争夺位置,大打出手,人脑袋都要打成狗脑袋了。
这时,一个和尚站在高处,叫道:
“各位施主,不要打架,不要打架,我们梵音寺的米多得是,人人有份,不用抢。”
见大妈们还在激战,觉定站了出来。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贫僧发米是为做善事,现在你们为这米要打架,是给贫僧添了罪孽,贫僧不能再发米了。”
大妈们见状,立刻怂了,叫道:
“大师,我们不打了,您继续发米吧。”
大妈们又成了好姐妹,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见大妈们安静下来,觉定命令身边的小和尚,继续发米。
夏禹在旁边看着,百姓排着队,上前领米,每人能领一袋。
领完米之后,百姓要在觉定面前,单膝下跪。
觉定摸着百姓的头,说一句:“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张百顺凑到夏禹的身边,低声说道:“这些和尚真有钱,发米来收买人心。哥,咱们要不要也发米?他发一袋,咱们发两袋。”
给老百姓发米,这个实力,夏禹是有的,但是,夏禹不想这么做。
“算了吧,你看看这些领米的人,他们像是没米下锅的穷人吗?”
领米的那些人,以大爷大妈为主,他们虽然不是富贵人家,但是,那红光满面的样子,决不是吃不上饭的穷人。
夏禹不发米不是舍不得钱,他只是不愿去做用钱买名声这种事。
真正要做善事、帮助人,不应该这么高调。
觉定带着和尚们,从早晨开始就在大街上发米,发了几个时辰。
有个大妈领了一袋米,然后在觉定面前,单膝跪地。
觉定伸出手,刚要按住大妈的头,突然,停了下来。
“这位施主,你已经领过米了,不能再领了。”
大妈装傻充愣,“我没领过呀,大师,你记错了吧。”
觉定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我是不会记错的。”
“你们这些和尚,真是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