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上预制破片的外壳之后,防御型手榴弹的质量大多超过了五百克,少数甚至接近一千克。
显然,这个数据根本不值得骄傲。
做得好的进攻型手榴弹能把质量控制在一百五十克以内,即便做得不够好,也在二百五十克以内。
如果在四枚进攻型与一枚防御型之间做出选择,相信绝大部分展示都会选前者。
即便限制携带手榴弹的数量,那也会选择更轻的进攻型,毕竟在上了战场之后,负重肯定是越轻越好。
更加重要的是,进攻
型手榴弹的装药量都很大,通常能够达到八十克。相对的,防御型为了控制整体质量,装填的炸药反而不多,很多只有三十克。关键是,防御型在爆炸的时候会有很多能量转化为破片的动能,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比进攻型弱得多,因此防御型手榴弹不靠冲击波杀伤人员。
其实,这就是进攻型与防御型在用途上的主要区别,或者说是名字的由来。
进攻的一方需要攻占敌人的防御阵地,也就要面对各种防御设施,尤其是堡垒与岩体这样的全密闭与半密闭的坚固工事,自然需要靠冲击波杀伤人员的进攻型手榴弹。相对的,传统的防御作战当中,防御一方面对的是在开阔地发起突击的敌人,而且为了避免遭到机枪之类的火力压制,进攻的队伍肯定拉得很开,因此也就只有依靠破片杀伤的防御型手榴弹才有用武之地。
换个角度来看,战争方式的改变,才是防御型与通用型手榴弹受到冷落的关键所在。
过去,步兵参与的多半是阵地战,防御方与进攻方的处境有很大差别,对武器装备的要求自然有区别。可现在,步兵更多的是在城市里面作战,进攻方与防御方其实都是在建筑物弥补的环境内作战。处境都一样,而且作战的方式也差不多,那么对武器装备的性能要求也就没有太大差别了。
“轰——轰……”
等手榴弹引爆,硝烟还没有散开,戈武就冲了进去。
与他猜的一样,仓库里面有很多农用机具,起到了防护效果。只不过,农用机具挡不住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其实,这也是戈武快速冲进去的关键所在。
爆炸冲击波只能让人员暂时丧失活动能力,通常也就维持几秒钟。如果没有抓住机会冲进去,敌人就能够回过神来。
不过,戈武确实高估了这些政变人员。
在连续击毙了三名政变人员之后,戈武来到了仓库后门附近。
此时,他已经发现,逃到仓库里面来的全都是军官,而且看模样就是陆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也正是如此,这些政变人员只带了突击步枪,而且战斗力都很一般,肯定比不上警卫官兵。如果是警卫官兵,开始就不会一起开火,会交替进行,确保始终有人朝大门射击,不让外面的敌人快速靠近。
当然,在遭到手雷攻击之后,这些参谋军官的反应也很迟钝。
只是,总参谋长没有在仓库里面,而且后门也处于半开状态,应该是打开之后,没重新关上。
不用多问,总参谋长在戈武他们冲进来之前就逃了出去,而且在后门外面很可能有一部车辆。
主要就是,外面传来引擎运行的声响。
未必是提前准备的,很有可能是农场主留在这边的车辆,比如用来拖挂运送农用机具的皮卡。
关键就是,后门是在仓库的西边,而狙击手是埋伏在仓库的东北方向。
受到仓库遮挡,狙击
手未必看得到仓库后门这边的车辆,也就无法朝这边开火。
“掩护我!”
在戈武喊出来之后,李约翰立即就停下来,举枪朝后门开火。
那只是一扇铁皮门,肯定挡不住枪弹。关键不是打中外面的政变人员,而是要让外面的人员退开。只要担心被流弹打中,外面的政变人员就会躲避,至少不会在李约翰开火到时候守在门外。
当然,戈武也没有蛮干。
冲到门口,他停下脚步,把两枚手雷扔了出去。
“轰轰……”
在手雷爆炸后,他才推开房门冲出去。
外面确实有一辆车,只不过不是皮卡,而是一辆很有一些年成的轿车,看样子像是十多年前的大众帕萨特。虽然这种车在美国与欧洲的销量都不是很好,但是在拉丁美洲有不少的用户。不是车辆本身有多好,而是大众在墨西哥开了合资厂,生产的大部分车辆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卖到拉丁美洲。
车辆已经发动,而且在戈武杀出来的时候,就开了出去。
车里,也就两个人,其中一个肯定是总参谋长。
至于另外一个,很有可能是顾问团的团长,至少那家伙没穿军装,而且看样子也不像是军人。
此外,就只有那两个人逃了出来,在后门外面没有其他政变人员。
至少,戈武冲出来的时候没有发现其他的政变人员,也没有遭到攻击。迪亚斯为了保住性命,很有可能让手下全都留在仓库里面,对付追来的敌人。更何况,只有一辆车,无法把所有人都带走。